妥瑞氏症是常見於孩童的精神發展疾病。當孩子突然開始頻繁眨眼、清喉嚨或出現怪異動作時,許多家長難免焦急又不知所措,擔心是否是「壞習慣」還是更嚴重的疾病。這些不自主行為若未被正確理解與處理,可能導致孩子在校園中被誤解、排擠,甚至影響其情緒、自信與人際關係。其實,這些表現可能正是「妥瑞氏症」的徵兆。
究竟妥瑞氏症是什麼?會有什麼症狀?對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又該如何正確治療與陪伴?本篇文章將全面介紹妥瑞氏症症狀、常見影響、行為與藥物治療選擇,幫助你釐清迷思,從了解出發,給予患者最溫柔而有力的支持。
妥瑞氏症 (tourette syndrome) 是什麼?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簡稱 TS)又有人俗稱妥瑞症、托瑞症,又由於其常見症狀,有人稱為小兒抽動穢語症。妥瑞氏症是一種常見於兒童與青少年的腦部神經疾病,主要特徵是反覆且不自主的抽動,包含反覆且不自然的眨眼、扭動、擠眉弄眼,或是不由自主的說髒話。
妥瑞氏症會好嗎?幾歲會好?
伴隨幼童的神經發展,妥瑞氏症通常在兒童時期(約4至6歲)開始發作,並在青少年時期達到高峰。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簡介,妥瑞氏症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會在青春期過後(20歲後),症狀快速減退,另外三分之二患者症狀會逐漸緩解,但也有部分患者會持續至成人。
因此,許多妥瑞氏症的孩子長大後,症狀會變輕微,或是幾乎消失。更重要的是,妥瑞氏症並不會影響智力與其他人格面向的表現,許多患者仍能夠有正常的學業與職涯發展。
社會上有許多公開分享自己曾經或正在經歷妥瑞氏症的藝人、名人,不乏各領域的天才與傑出人士。例如,台灣藝人邵庭、無尊,以及音樂家莫札特、足球員貝克漢(David Beckham)。
此外,許多在 NBA、MLB 等頂尖體育賽事中表現優異的運動員,甚至醫學界的專業人士,也曾公開談論自身與妥瑞氏症共存的經歷。透過合適的治療與支持,妥瑞氏症患者也可以過上跟其他人一樣精彩的生活。
妥瑞症是天生的嗎?會遺傳嗎?
妥瑞氏症確實有「遺傳傾向」,具有天生的可能性,是一種「先天性神經發展障礙」,起因與腦部發育異常有關,不是心理問題、家庭教養,或後天模仿導致的行為。根據研究,如果家中有成員罹患妥瑞氏症,其他直系親屬罹患的風險明顯提高,但症狀不一定相同,此外男性發病的機率是女性的 3~4 倍。
眨眼睛、扮鬼臉,妥瑞氏症有什麼症狀?
妥瑞氏症的典型症狀包括動作抽動與聲音抽動。常見例如不自覺、過度頻率的眨眼睛、臉部抽動、特殊表情、發出奇特聲音等,少數患者(約 10%) 可能會出現罵髒話的症狀,但並非典型症狀。
妥瑞氏症症狀 1:動作抽動
妥瑞氏症的動作抽動通常表現為迅速、短暫且不自主的身體動作,患者無法輕易控制,常見的症狀包括:
- 眨眼睛、皺鼻子
- 扮鬼臉、聳肩膀
- 頭部抽動(例如點頭、搖頭)
- 手臂或腿部快速抽動
妥瑞氏症症狀 2:聲音抽動
聲音抽動則是患者不自主地發出各種聲音,通常包括:
- 清喉嚨、咳嗽
- 發出奇特聲音(例如哼聲、叫聲)
- 重複某些字詞或短語
這些症狀會隨情緒變化、壓力或疲倦而惡化。
此外,有部分的妥瑞氏症患者,可能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或焦慮症,而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學習表現,可能有失眠或學習困難等狀況,建議若患者有明顯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等症狀,可盡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妥瑞氏症會手抖嗎?
妥瑞氏症患者可能會出現短暫、快速且不自主的手部動作抽動,但這和一般認知中的「手抖」(如帕金森氏症的顫抖)有所不同。妥瑞氏症的抽動通常具有突發性、刻板且節奏快速,不像帕金森氏症般規律或緩慢持續。
妥瑞氏症患者會罵髒話嗎?
大部分的妥瑞氏症患者並不會罵髒話,只有少數患者(約10%左右)會有「穢語症」(coprolalia)的症狀,這是指不自主地說出髒話或冒犯性的詞語。然而,這並非妥瑞氏症患者的典型或必要症狀。
妥瑞氏症會影響睡覺嗎?睡眠時會發作嗎?
妥瑞氏症患者在睡眠期間症狀通常會顯著減少甚至停止。多數患者進入深層睡眠後,抽動症狀會消失,但有些患者在入睡初期或淺睡期可能仍會有輕微的抽動,或在入睡前因抽動影響而難以入睡,造成睡眠品質下降。
妥瑞氏症對智商、脾氣情緒、人格有什麼影響?
許多父母發現孩子有妥瑞氏症後,不免擔心對於孩子日後的發展,包含智商、脾氣、人格有何影響?又聽說妥瑞氏症可能比較聰明?
根據一項丹麥的研究指出,接受實驗的妥瑞氏症學童,在語言與操作領域的表現較其他學童略低,但也有智商高於平均值兩個標準差的案例。加上多數研究普遍指出,妥瑞氏症患者的整體智力(IQ)分布大致與一般人群相當。妥瑞氏症本身並不會直接降低智商,大多數患者的智商表現與一般人並無顯著差異。
社交壓力,可能影響妥瑞氏症患者情緒與脾氣
然而,由於妥瑞氏症患者較為特別的動作與聲音症狀,可能導致患者比一般人面臨更大的社交壓力,容易影響情緒,出現易怒或焦慮等狀況,長期下來可能較一般人容易感到自卑。尤其當妥瑞氏症學童到青春期時,有可能出現更為明顯的對立反抗行為或憂鬱的狀況。
因此在情緒與脾氣方面,需要周遭親友與家人給予更多的支持,並觀察妥瑞氏症患者的情緒表現,若有明顯的情緒問題,可以建議向專業的心理醫師諮詢。
妥瑞氏症治療方式:藥物 vs. 行為治療
目前妥瑞氏症常見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與行為療法。治療時多以行為療法為優先,較少早期就使用藥物。
行為治療的常見方式:
名稱 | 內容 | 效果與適用對象 |
HRT(習慣反轉訓練) | 教導患者識別tic前兆→學習替代動作 | 經實證有效,適合7歲以上兒童及青少年 |
CBIT(綜合行為介入) | 包含HRT、放鬆技巧、環境調整、家長訓練等 | 美國與多國列為第一線非藥物治療方式 |
ERP(暴露與反應預防) | 常用於合併OCD的患者 | 對強迫症狀特別有效 |
根據臨床研究與國際文獻,整理常見治療藥物與副作用風險(適合中重度妥瑞症):
類別 | 藥物名稱 | 常見副作用 |
抗精神病藥物 | Haloperidol、Pimozide、Risperidone、Aripiprazole | 體重增加、嗜睡、動作遲緩、肌肉強直 |
α2腎上腺素受體促效劑 | Clonidine、Guanfacine | 低血壓、疲倦、暈眩感 |
ADHD治療藥物(常用於同時患有 ADHD 的妥瑞患者) | Methylphenidate、Atomoxetine | 可能短暫加重抽動 |
抗憂鬱劑(對共病 OCD 有效) | SSRI 類(如 Fluoxetine) | 噁心、焦慮、睡眠干擾 |
使用藥物需醫師依個案情況進行專業評估,切勿自行求藥治療,避免副作用造成更大困擾。
需要注意的是,妥瑞氏症治療目的並非根除抽動症狀,而是放在「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治療時多數採用「階段式、多模式介入」的方式,依照實際狀況評估行為治療、藥物治療的介入情況,協助患者在學校、工作與社交中減少功能受損。
由於妥瑞症的症狀在青春期後多半會自行減退,除非影響學習、社交、導致情緒困擾或引發共病症狀,否則若抽動症狀輕微且未造成困擾,不一定需要介入治療。
妥瑞氏症的診斷標準?看哪一科?
目前醫師對於妥瑞氏症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症狀的觀察為主。依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的定義,需符合以下四種條件:
- 存在多種動作抽動與至少一種聲音抽動,但不必同時出現。
- 抽動持續時間超過一年(中間可有緩解期,但症狀未完全消失超過3個月)。
- 發病年齡在18歲以前(通常起於6~7歲)。
- 抽動並非由藥物或其他醫療狀況(如癲癇、腦部疾病)引起。
若懷疑有妥瑞氏症,可以掛號的科別:
- 兒童:建議掛「兒童心智科」或「小兒神經科」
- 青少年與成人:建議掛「身心科」、「精神科」或「神經內科」
若不確定,可先掛「神經科」或「身心科」,由醫師轉介最適當科別。
妥瑞氏症的治療黃金期是什麼時候?
妥瑞氏症的治療黃金期是發病後的前 1–3 年內,特別以兒童來說最好在 6–10 歲內接受治療,是效果最好的時機。
若能在發展初期就接受行為治療(如CBIT)或親職指導,可明顯減少症狀對學業、自尊與社交的負面影響,並減少共病(如ADHD、焦慮症)的發展風險。不過,即便錯過治療黃金期,仍然建議就醫尋求專業診斷並持續追蹤。
妥瑞氏症的飲食建議,不能吃什麼?
目前關於妥瑞氏症並無明確飲食限制,不過富含鎂、鋅、維生素B群、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協助維持情緒的健康與神經機能。富含這類營養的食物包含:
- 堅果類(杏仁、核桃)、深綠色蔬菜、全穀類
- 鮭魚、鯖魚等深海魚類
- 雞蛋、豆類、香蕉
至於含咖啡因、精緻糖分與高糖飲料的食物,可能影響情緒穩定,可適度減量。
如果症狀持續,成人妥瑞氏症該如何治療?
成人階段妥瑞症的症狀會顯著減輕,但遇到壓力大時仍可能惡化。此時重點是對常見合併症狀,如焦慮、慢性憂鬱的控制。若症狀顯著干擾生活,仍可能需要藥物的協助。
關於妥瑞氏症的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一、妥瑞症保險有理賠嗎?
保險對妥瑞症的理賠,取決於保單條款和妥瑞症的嚴重程度。一般而言,妥瑞症不太會被包含在失能險、重大傷病保險的理賠範圍。
然而,若妥瑞症導致嚴重失能,可能符合失能保險的理賠條件。此外目前也有些保險公司推出有含妥瑞症等兒童疾病的保險。因此建議先檢視個人保單內容,並取得醫師評估後,直接與保險公司聯繫確認。
常見問題二、妥瑞症算精神病嗎?可以申請殘障手冊嗎?
雖然妥瑞症屬於精神發展性疾病,不過由於多數妥瑞症的症狀是單純的動作與聲音抽動,輕症情況下不符合目前法規的身心障礙條件,無法申請殘障手冊,也不太被視為傳統意義上的精神疾病。不過如果有其他併發疾病,或是嚴重者,可以尋求醫師診斷與評估後,向戶籍地區公所詢問。
常見問題三、妥瑞症要當兵嗎?
根據內政部「替代役役男傷病停役檢定標準」,妥瑞氏症持續呈現明顯症狀,造成日常生活功能、社會功能或職業功能減損,由精神科或神經內科專科醫師診斷,可以免役。但須由專業醫師診斷,並提供六個月以上完整病歷。
常見問題四、妥瑞適合什麼運動?
適度的運動對妥瑞症患者有益,特別是能夠減輕壓力的活動,如游泳、瑜伽、太極拳等。且妥瑞症並不會影響到多數輕症患者的日常運動與身體機能,可以正常進行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然而,適合的運動種類可能因個人情況而異,建議在開始新的運動計劃前,先與醫師或專業人士討論。
早期診斷+心理支持+行為矯正,妥瑞氏症不擔心
妥瑞氏症雖然可能影響孩童的動作與聲音表現,但隨著年齡增長,多數患者的症狀會逐漸緩解,且不會影響智力或人格,也不等於精神疾病,更不應被貼上負面標籤。透過正確的醫療介入、行為治療、家庭與社會的理解支持,妥瑞氏症患者完全可以擁有與他人無異的學習、工作與生活表現。
面對妥瑞,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認識,更是包容與接納。讓每個與妥瑞共存的孩子與成人,都能在尊重與同理的環境中自信成長。
參考資料
- 停不下來的妥瑞兒 談妥瑞氏症的行為治療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A Review of the Neuro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Tourette Syndrome –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Fluoxetine has no marked effect on t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Tourette’s syndrome: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Treatment of ADHD in children with tic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Systematic Review: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Tic Disorders – Efficacy of Antipsychotic and Alpha-2 Adrenergic Agonist Agents –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Treatment of Tourette Syndrome –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Pimozide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ics in Tourette Syndrome. – Cochrane
-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 – 維基百科
- 替代役役男傷病停役檢定標準 – 內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