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性在備孕一段時間仍未成功懷孕,醫師可能會建議進一步檢查輸卵管是否暢通,而「輸卵管攝影」 (Hysterosalpingogram, HSG) 就是其中一項常見的檢查方式。透過將顯影劑注入子宮,再以 X 光動態攝影觀察其是否順利通過輸卵管,便能評估輸卵管是否有阻塞、沾黏等問題。
不過,許多人在聽到這項檢查時,常會擔心「會不會很痛?檢查後需要休息嗎?真的能幫助懷孕嗎?」本篇文章將為你一一解答輸卵管攝影的流程、注意事項、可能的不適感與助孕機會,幫助你在面對檢查前有更充分的準備與心理建設。
認識輸卵管攝影
輸卵管是連接卵巢與子宮的細長管道,當卵巢排卵後,卵子會被輸卵管的纖毛引導進入管腔,並在此處等待與精子結合。輸卵管正是自然受精的主要場所,因此若輸卵管有阻塞、沾黏或功能異常等問題,將可能導致精卵無法順利結合或卵子無法移動至子宮,進而造成不孕。
輸卵管攝影是指將顯影劑注射進子宮與輸卵管內,利用 X 光將子宮與輸卵管的結構外觀拍攝成 X 光影像,藉此呈現出子宮形狀、輸卵管的長度與完整性等,有助醫生評估子宮腔和輸卵管的狀況.辨識不孕的原因。
輸卵管攝影的目的
輸卵管攝影的主要目的是評估子宮與輸卵管的健康與結構完整性,是女性不孕症檢查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以下整理其主要目的:
- 檢查輸卵管是否通暢:確認是否有單側或雙側輸卵管阻塞,是判斷是否能自然受孕的重要依據。
- 評估子宮腔內結構:發現是否有子宮畸形 (如雙子宮、縱膈子宮) 、黏膜下肌瘤、子宮息肉或子宮腔沾黏等異常情況。
- 協助診斷不孕原因:輸卵管不通、子宮腔異常等問題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輸卵管攝影可作為第一線檢查工具。
- 術後追蹤輸卵管狀態:用於輸卵管復通手術、輸卵管整形術後,確認輸卵管是否恢復通暢。
- 輸卵管結紮術後確認:檢查輸卵管結紮是否成功,或是否有意外再通的可能。
輸卵管攝影的檢查流程
步驟 | 說明 |
1. 預約與評估 | 醫師會評估月經週期、病史 (例如有無感染、過敏等) ,通常安排在月經週期的第 8~11 天進行,避開排卵與懷孕的可能。 |
2. 檢查前準備 | 檢查當天可正常進食,可能會建議先排空膀胱;有些診所會給予止痛藥或抗生素預防感染與緩解不適。 |
3. 醫師置入顯影導管 | 平躺在 X 光機台上,醫師會經由陰道將一細小導管放入子宮頸,再注入造影劑。 |
4. 注入造影劑與攝影 | 注入造影劑後會持續拍攝 X 光影像,觀察造影劑是否能順利通過子宮與雙側輸卵管並流入腹腔。 |
5. 觀察與解說 | 若造影劑順利通過,顯示輸卵管通暢;若中斷或反向流回,可能表示阻塞。檢查全程約 10~30 分鐘。 |
6. 檢查後注意事項 | 檢查後可能會有少量出血、下腹悶痛感,醫師會交代觀察感染或過敏反應的症狀,並依情況開立抗生素或止痛藥。 |
輸卵管攝影會痛嗎?
輸卵管攝影過程中有些女性會感到不適或輕微疼痛,但程度因人而異,大多數人可以忍受。以下是可能的感受與原因:
- 輕微脹痛:當造影劑灌入子宮與輸卵管時,會造成子宮輕微撐開,有類似經痛的感覺。
- 下腹悶痛:攝影過程中子宮受到刺激,可能導致短暫不適。
- 鈍痛或抽痛感:若輸卵管有阻塞,造影劑無法順利通過,壓力較大時可能會引起比較明顯的疼痛感。
- 無明顯疼痛:很多女性在檢查後表示僅有短暫壓迫感或幾乎沒感覺,特別是輸卵管暢通者。
少數人或輸卵管阻塞的患者可能會感受到較明顯的疼痛,但休息 30 分鐘大多可以恢復。若實在害怕輸卵管攝影過程的疼痛,可諮詢醫師後在檢查前先服用止痛藥。
輸卵管攝影檢查前後注意事項和須知
進行子宮輸卵管攝影檢查前後有以下注意事項,有助於讓檢查更順利、減少不適與併發症風險:
檢查前
- 子宮輸卵管攝影須安排在月經週期第 8~11 日間進行,確保沒有懷孕,且檢查當日月經必須已經排乾淨。
- 月經完畢到檢查當日前不要有性行為,以確保檢查時沒有懷孕。
- 多數情況下不需要禁食,可按醫師指示提前服用止痛藥以減少不適。
- 檢查前 2~3 天內應避免使用陰道栓劑、沖洗液或其他陰道用藥。
- 若曾對碘劑或 X 光造影劑過敏,須提前告知醫師。
- 檢查前須排空膀胱。
檢查後
- 檢查完畢後可能出現輕微下腹悶痛、少量出血或分泌物,通常 1~2 天內會緩解,建議攜帶衛生棉備用。
- 檢查完畢後若出現發燒、持續腹痛、大量出血、異常分泌物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 檢查後 24~48 小時內應避免性行為、泡澡、游泳,減少感染風險。
- 檢查完畢後可多喝水,幫助顯影劑排出。
- 結果通常當天即可得知,醫師會說明輸卵管是否暢通及下一步治療方向。
輸卵管攝影有風險嗎?
輸卵管攝影是一種相對安全、非手術性的檢查,但仍有少數的風險或併發症。了解這些風險,有助於在必要時及時應對:
- 感染 (骨盆腔炎) :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特別是有輸卵管阻塞或過去骨盆腔感染病史者,應提前告知醫師。
- 過敏反應:對造影劑 (通常含碘) 過敏者可能出現搔癢、紅疹、噁心、氣喘等,嚴重時可能過敏性休克 (極少) 。
- 子宮穿孔:極罕見。若導管插入過深或用力過大,可能造成子宮壁損傷。
- 出血或分泌物增加:檢查後可能有少量陰道出血或透明分泌物,一般數日內會自行緩解。
- 腹痛與不適:因子宮收縮或造影劑壓力,有些人會感到類似經痛的悶痛,多半短暫、可用止痛藥緩解。
- 造影劑外滲:若輸卵管阻塞,造影劑可能回流至子宮或外滲至腹腔,影像上會被觀察到,醫師會視情況處理。
要減少可能的風險與併發症,檢查前須告知醫師是否有過敏、感染,以及近期是否有懷孕的可能性。檢查後也應觀察是否有發燒、劇烈腹痛或異常分泌物。
有些情況不適合進行輸卵管攝影
雖然輸卵管攝影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檢查,但不是每個人隨時都可以進行。有以下狀況時不適合進行輸卵管攝影:
- 懷孕中:會注入造影劑並進行 X 光照射,可能傷害胚胎,因此檢查前需確認未懷孕。
- 骨盆腔感染或性病:若正在經歷骨盆腔發炎、急性子宮頸炎、陰道炎或性病,進行檢查可能加重感染、造成擴散。
- 子宮大量出血:檢查可能難以判讀影像,且會增加感染與子宮穿孔風險。應等出血控制後再安排。
- 對碘過敏或造影劑過敏:輸卵管攝影多使用含碘造影劑,若曾有過敏史需告知醫師,必要時可採用其他替代方案。
- 近期子宮手術或流產後未癒合 :子宮壁尚未完全修復時進行輸卵管攝影,可能導致子宮穿孔或出血。
- 懷疑急性腹腔炎或闌尾炎:疼痛與炎症可能混淆檢查結果,也可能惡化病情。
若有相關慢性病或婦科病史,應先和醫師詳談,以利醫師判斷是否適合進行此項檢查。
輸卵管攝影與懷孕相關問題
問題一、聽說輸卵管攝影可以增加懷孕機率?
的確有研究指出,子宮輸卵管攝影後三個月自然懷孕的機率可達 30%,可能原因是注入顯影劑至輸卵管時,會稍微擴張輸卵管,並將阻塞物質沖出來,改善輕度的輸卵管阻塞現象。雖然對此說法醫學界看法各有不同,但無妨在子宮輸卵管攝影後、等待結果或下一步療程前,加緊嘗試自然懷孕。
問題二、輸卵管攝影若顯示阻塞,代表無法懷孕嗎?
不一定,輸卵管攝影顯示「阻塞」不等於一定不能懷孕,需要搭配臨床評估進一步確認阻塞的類型與嚴重程度。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情況:
- 假性阻塞 (spasm) :有時輸卵管在檢查時發生短暫痙攣,導致造影劑無法通過,形成假象。這種情況可安排重做或搭配腹腔鏡確認。
- 單側阻塞:只有一側輸卵管阻塞,另一側通暢仍可自然懷孕,只要排卵功能正常。
- 輕微沾黏或部分阻塞:可透過灌洗或藥物改善,有些人甚至在輸卵管攝影後就自然懷孕。
- 雙側真性阻塞:若兩側完全阻塞 (例如感染、內膜異位、手術後沾黏) ,自然受孕機率低,此時可考慮輸卵管整形手術或試管嬰兒 (IVF) 。
輸卵管攝影後,醫師可能視情況建議搭配腹腔鏡、子宮鏡或其他的檢查,進一步確認狀況與治療可能性。
問題三、輸卵管攝影使用 X 光安全嗎?
是的,輸卵管攝影使用的 X 光劑量非常微小,遠低於電腦斷層 (CT) 或胸部 X 光,不會影響卵巢功能,也不會造成基因損傷。醫療機構會嚴格控制輻射劑量在安全標準內。只要安排在月經結束後、排卵前 (月經週期第 8~10天) ,這段時間沒有性行為、尚未懷孕也未排卵,不會對受精卵或胎兒造成影響。
輸卵管攝影,讓生育之路更清晰
輸卵管攝影是女性不孕檢查中的重要一環,透過簡單、安全的檢查方式,就能有效了解輸卵管與子宮腔的健康狀況。雖然部分女性可能會擔心疼痛或輻射風險,但在正確的時機與醫師指導下,這些問題大多都能被妥善處理。
更重要的是,檢查結果除了有助於釐清不孕的原因,部分案例甚至在檢查後成功自然懷孕,對備孕夫妻而言不啻為一線希望。面對輸卵管攝影,不妨放下過度的焦慮與擔憂,積極與醫師討論檢查與治療選項,為邁向懷孕之路建立更清晰、有信心的起點。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一、子宮輸卵管攝影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 – (vghtpe.gov.tw)
參考資料二、子宮輸卵管攝影沒有你想像的痛? | 幸輻知識+ | 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 (rsroc.org.tw)
參考資料三、子宫输卵管攝影术(HSG) hysterosalpingogram-chinese.pdf (reproductivefact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