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明明天氣很冷,為什麼他的手比你的手還要溫暖?為什麼自己只要稍微冷一點就會有手腳冰冷的感覺?關於手腳冰冷的問題,全身的血液循環有很大的關係,多數時候不需要太多擔心,除此之外,常見的原因還有很多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還有哪些原因吧。全身健康檢查可以幫助你了解身體狀況,徹底找出手腳冰冷的原因。
Photo by Joshua Hanson on Unsplash
手腳冰冷問題男女性都會有
男性手腳冰冷
你可能會覺得手腳冰冷問題通常只有女生會有,但其實不是。 雖然男性有先天上的優勢 — 肌肉量,有肌肉就有熱度、基礎代謝,而女性天生肌肉量少於男性,正常體溫男性也比一般女性還要高,但如果你是泡芙人、沒有運動習慣,長長久坐的話,就很容易有三高問題,進而引發血液循環問題而導致手腳冰冷。如果你以前不會手腳冰冷問題,現在有的話,就要多注意了。
女性手腳冰冷
我們現在知道,肌肉量的多寡,會影響熱度,所以如果是偏瘦小的女性,本身肌肉量不足,也很容易有手腳冰冷的問題,且有相關研究發現,女性的雌激素荷爾蒙,也會影響體溫。 相對於男性,本身較少的肌肉與脂肪量,與更低的基礎代謝率、產熱率較低,光是都還不看身體有沒有其他問題,就讓女性特別容易有手腳冰冷的狀況了。
手腳冰冷的常見8原因
原因 | 負面影響 | 改善方向關鍵點 | 具體做法 |
血液循環不好 🥇 | 心臟血流不足導致末梢冰冷,可能為心血管疾病前兆 | 促進血液循環 | 按摩末梢、補鐵、熱敷 |
氣溫環境變化 🥈 | 身體保護核心器官導致末梢血管收縮 | 保暖環境管理 | 穿戴保暖衣物、使用暖暖包 |
心血管疾病 🥉 | 低血壓、血管硬化等阻礙血液流通 | 檢查並控制慢性病 | 定期健康檢查、飲食清淡 |
貧血 | 紅血球運氧功能差,影響熱能供應 | 改善營養攝取 | 補充鐵質、維生素B12 |
糖尿病 | 血糖失控影響血管健康,導致末梢壓力升高 | 穩定血糖與血脂 | 飲食控制、規律用藥 |
甲狀腺功能低下 | 代謝下降、產熱不足,常見畏寒與皮膚冰冷 | 提升基礎代謝 | 補充甲狀腺素、醫師追蹤 |
無運動習慣 | 心肺功能差、肌肉少導致血循不良 | 建立運動習慣 | 有氧訓練+重量訓練 |
三高 | 血壓、血脂、血糖異常導致血管硬化與阻塞 | 控制三高數值 | 定期監控、配合用藥與運動 |
原因1.血液循環不好(手腳冰冷 No.1)
手腳冰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血流不足夠流到四肢的末端,我們的四肢手掌與腳掌,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是末梢的其中之一,末梢的血管比一般的血館還要細微,我們的血液裡的紅血球主要作用是輸送氧氣與二氧化碳。如果末梢血液循環不好,多數第一個產生的狀況就是手腳冰冷,會影響身體吸收養分與排除廢物,嚴重時是一種心血管疾病。
原因2. 氣溫環境變化(手腳冰冷 No.2)
只要環境變冷,例如冷氣團寒流來襲,或是較冷的冷氣房,讓整體的氣溫降低就有可能出縣手腳冰冷的狀況,主要原因是寒冷的時候,身體會選擇優先維持最重要的器官,例如心臟、頭腦,讓這些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環更好,來保持一定的溫度,不影響其功能,此時末梢血管就會藉由收縮來達到這個效果,所以產生了手腳冰冷的狀況
原因3. 其他心血管疾病(手腳冰冷 No.3)
手腳冰冷多數與心血管有關係,如果你有淺在的其他心血管問題,就更有可能讓末端的血管出現堵塞的狀況,嚴重時可能還會腦中風,其他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還有:低血壓、貧血、血管硬化血管阻塞。 如果明明天氣沒有很冷,卻出現手腳冰冷的狀況,可以考慮先做全身健康檢查,幫助自己掌握全身的心血管狀態來預防手腳冰冷的問題。
原因4. 貧血
如果你有缺鐵性貧血症狀,除了容易有手腳冰冷的問題外,還會有紅血球減少、血紅素減少的狀況,會有什麼問題呢? 舉例來說,把紅血球想成運貨的貨車,正常的貨車,可以裝載20件貨品,如果有貧血的狀態,這台車的功能比正常的車還要差,只能裝載10件,以往運送一趟就有20件貨,現在變成你要別人的兩倍,血液循環效率更差更容易手腳冰冷。
原因5. 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比一般人又更大的機會有心血管相關的疾病(手腳冰冷是症狀之一),因為身體失去控制血糖的能力,會影響動脈血管內壁,造成血管硬化、血管收縮,也會對末梢的微血管產生更大的壓力而導致損傷。 且糖尿病患者通常會伴隨著高血壓、血脂異常的問題,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導致手腳冰冷的原因。
原因6. 甲狀腺功能低下
甲狀腺素不足導致功能低下會引起的症狀其中之一就是,怕冷、手腳冰冷。 甲狀腺激素不足,會造成身體基礎代謝降低,因為它負責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當代謝受到影響,身體的熱能不足,就更容易感到畏寒或手腳冰冷(89%)、容易累(91%)、皮膚冰冷(83%)、臉部水腫(79%)、嘴唇蒼白(57%)等症狀。
原因7. 無運動習慣
長期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或沒有有氧訓練的話,心肺能力就會慢慢降低,因為不夠強的心臟,進而讓整體的血液循環越來越差,手腳冰冷的問題就可能慢慢浮現。 肌肉與身體熱量有關,不鍛鍊肌肉,也會隨著年齡慢慢流失,30歲以後每10年甚至會減少8%的肌肉量,所以訓練時,最好有氧、重量都要訓練,預防自己不是心血管疾病而產生的手腳冰冷問題。
原因8. 三高
所謂的三高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潛在的最大危害就是心血管相關的疾病,身體血液循環不好,手腳冰冷通常就是訊號之一。 高血壓會讓動脈損傷、阻塞造成心臟相關問題;高血糖則會引發糖尿病,造成血管硬化,漸漸的讓血液循環變差;高血脂,好膽固醇過少,壞膽固醇過高,同樣會加速血管硬化,讓血管瘤量變小,使血液通過困難。三高可說是樣樣都影響著心血管功能,都是會造成手腳冰冷的原因。
常有手腳冰冷問題的族群
手腳冰冷常見第一種人:偏瘦女人
由於女性本來就已經比男性有更少的肌肉量,如果是偏瘦的女性,肌肉含量更少、基礎代謝更低,身體熱能也就比別人不足,就特別容易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且女性常有貧血的問題,因為紅血球減少、血紅素減少的原因,血液循環的效率就比別人差一點,對於末梢部位血液循環不良,導致手腳冰冷。
Photo by Yoann Boyer on Unsplash
手腳冰冷常見第二種人:老年人
如果沒有持續鍛鍊肌肉,肌肉會隨著年紀每年慢慢流失,老年人的肌肉量不足,導致基礎代謝過低,熱能不足所以比偏瘦女性更容易有手腳冰冷的問題。 加上老年人隨著年紀增加,心血管疾病潛在風險也慢慢增加,由於手腳冰冷與心臟、血液循環、血管健康度等等都有高度相關,對老年人來說手腳冰冷更是不可疏忽的訊號之一。
Photo by Jixiao Huang on Unsplash
手腳冰冷常見第三種人:久坐沒運動的上班人
上班族長期使用電腦,除了視力可能受影響以外,長時間都坐在椅子上,除了可能有深層靜脈栓塞的問題外,也會讓血液循環變差、身體代謝變慢、下肢血液循環不族,影響末梢血液流通而讓手腳冰冷。 若在加上本身沒有運動習慣、肌肉量不斷流失,長期下來不只會漸漸增加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也可能因此讓手腳冰冷的問題開始浮現。
Photo by Alex Kotliarskyi on Unsplash
用這5招,立即改善手腳冰冷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第1招:簡單運動
只要做簡單的有氧運動,就能加強心肺能力,促進血液循環,達到血液更流通改善讓手腳冰冷的效果,可以試著做做看,連中老年人都適合的低強度的心肺間歇有氧,常見的快走、慢跑、超慢跑都是方式之一,沒有運動習慣的話,建議可以從快走開始,戴上耳機慢慢讓快走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哪怕只是十分鐘都沒關係,重要的是養成習慣。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第2招:改善日常飲食
如果要從飲食著手來改善手腳冰冷,習慣同樣非常重要,因為你不會因為這禮拜不吃炸物,下禮拜就立即改善,從此改變手腳冰冷的問題,這是屬於長期的累積帶來的效果,平常雖然幾乎感受不到變化,但身體慢慢健康的過程,最後會帶給你非常可觀的效益,少吃油炸、重口味、高含糖量的食物、飲品…等,漸漸的改善整體健康品質,就能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第3招:保暖
如果是因為天氣寒冷導致手腳冰冷的話,只要用暖暖包、手放口袋、穿襪子等方式,就能讓末梢血液不足的狀況改善,進而達到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因為不管身體有沒有其他問題,只要多加保暖四肢末梢,通常狀況都能獲得改善。 中醫觀點中,腳是最容易發冷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通常睡覺很冷的時候,只要簡單穿上襪子,全身就覺得暖活多了的原因。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第4招:增加肌肉量
如果你有養成運動習慣,但討厭重訓的話,我建議現在開始把重量訓練習慣也加進來吧,因為肌肉量與身體熱能、基礎代謝有關,沒有鍛鍊導致肌肉流失,肌肉量不足都會漸漸讓身體熱能越來越少,影響整體的血液循環,進而導致手腳冰冷,好消息是,如果持續訓練,不論男女每月平均最多平均都能增加0.45公斤的肌肉,算很快就能改善手腳冰冷的方式之一。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第5招:做好健康檢查
大家都聽過「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要做到預防,首先必須先知道身體現狀如何,才有辦法改善手腳冰冷,像你要去一家的餐廳,你要先知道地址在哪,才知道用什麼方式到目的地,才最省力、順路。 健康檢查也是,了解現況,才知道如何預防不足、還有哪些已經出問題要改進、肌肉量測試等,少了基準點,等於是沒有方向的亂改善。
Photo by Mufid Majnun on Unsplash
改善手腳冰冷五大招 | 具體做法 | 影響機制 |
簡單運動 | 快走、慢跑、超慢跑等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 提升心肺能力,使血液更流通,減少末梢血液循環不足,改善手腳冰冷 |
改善日常飲食 | 減少油炸、重口味、高糖食物的攝取,提升整體健康 | 長期累積改善體內代謝,提高血液循環效率避免手腳冰冷問題 |
保暖 | 使用暖暖包、穿襪子、手放口袋來維持四肢溫暖 | 降低末梢血液流失,提高身體整體溫暖感來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 |
增加肌肉量 | 增加重量訓練,提高肌肉量與基礎代謝 | 提升熱能產生與血液流動,避免手腳冰冷 |
做好健康檢查 | 透過健康檢查了解自身狀況,找出問題並針對性改善 | 掌握身體狀況,預防可能的健康問題,找出手腳冰冷的真正原因 |
必備食物清單推薦!讓中醫觀點告訴你,多吃什麼能改善
中醫飲食觀點:
在中醫的觀點中,藥物有藥性,食物也有自己的食性,藥食同源,他們都被分類為四性(寒、熱、溫、涼)與五味(辛、甘、酸、鹹、苦),也就是說想要調整體質,針對狀況調理身體(如:手腳冰冷),吃藥與吃進的食物都同樣重要,要注意是屬偏寒還是偏溫熱的屬性,才能達到預防或改善疾病的效果。
可多吃溫熱性食物改善手腳冰冷問題:
蔥:
蔥的硫化物、蒜素俱有抗氧化、預防感冒的作用,維生素C與鈣質也對舒張血管有幫助,如此就能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讓身體更加暖活,改善手腳冰冷的狀況。
蒜:
大蒜中同樣含有蒜素,手腳冰冷多吃蒜除了能促進血液循環,也能預防其他心血管疾病,例如減少膽固醇來預防血管硬化、對高血壓有幫助,甚至對腸道的好壞菌健康都有良好的影響
洋蔥:
洋蔥是極少數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可使血管擴張,增強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不只改善血壓,也改善手腳冰冷問題,與蔥蒜類似,洋蔥也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牛肉:
鐵質對手腳冰冷有改善的作用,牛肉富有的鐵質,是血液中輸送氧氣的血紅素重要的關鍵物質,同時幫助肌肉新陳代謝的肌紅素也是由鐵質組成,貧血、手腳冰冷族,都可以多吃牛肉來改善相關問題,1份牛肉的鐵等於14份菠菜的量,效率更加吸收也更快。
蝦:
與蟹不同,蝦被歸類為溫熱性食物(蟹為冷涼性),蝦中富含高品質的蛋白質、鋅,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鮮者味甘,醃者味鹹甘,皆性溫助陽,通血脈』,可見除屬溫熱性外,還能幫助陽氣,疏通血脈達到改善手腳冰冷的效果。
胡椒:
胡椒含有胡椒鹼,其中如辣椒般的辛辣的口感,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驅寒、改善手腳冰冷問題,同時還有抗氧化、發炎的功效,可以幫助對抗自由基、降低血糖等功效。
其他手腳冰冷Q&A
貧血就會手腳冰冷嗎?
貧血的種類很多,如果是地中海型的貧血,通常就不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但如果是缺鐵性貧血,影響了血紅素的生產,導致氧氣運送效率降低,導致手腳末梢的血液循環不良,出現冰冷的感覺就更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等症狀,所以並非所有貧血都會出現手腳冰冷的問題。
手腳冰冷應該避免吃什麼?
中醫觀點中,以下這些食物都被歸類為寒涼性食物,手腳冰冷族應該避免或少吃,以全聯就買的到的來舉例,常見的蔬菜:蘿蔔、黃瓜、絲瓜、筊白筍、菠菜、大白菜、地瓜葉、芹菜;水果:西瓜、香蕉、奇異果、草莓、火龍果;肉類:螃蟹、蛤蠣、牡蠣、蚌類、鴨肉;中藥類:苦茶、菊花茶、洛神花茶;其他還有:綠豆、紅豆、薏仁、豆腐。
結論:從日常習慣做起,手腳冰冷問題說掰掰
手腳冰冷會影響日常的舒適度,例如:冷的時候覺得更冷,怎樣都溫暖不了。雖然多數時候與血液循環、整體心血管或代謝功能有關,但透過生活中適當的運動、改善飲食、重量訓練,都是能有效改善手腳冰冷問題的方式,如果長期都沒改善,還是建議透過專業的健康檢查,找出根本原因著手改善,讓自己更健康。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2. 衛生福利部 – 基隆醫院 冬天防手腳冰冷,四茶五穴及暖身操
參考資料3.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甲狀腺機能低下
參考資料4.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 40歲後肌肉質量每10年減少8% 肌少族易提高其他疾病罹率 預防老年肌少症 阻力運動與優質蛋白是關鍵!
參考資料5. 大蒜能預防感冒、幫助減肥!了解大蒜8大功效、食用禁忌再推薦你3道大蒜料理
參考資料6. 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 -『洋蔥』殺菌抗癌 活血鎮痛
參考資料7.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 中醫之食物屬性飲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