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狀況:
一旦免疫力下降皮膚就開始出現乾癢、冒痘,甚至各種敏感問題通通上身?
如果這些問題頻繁發生,可能不是因為天氣或體質,而是免疫力下降皮膚的警訊!
本篇文章,我們就先來聊聊什麼是免疫力,以及為什麼免疫力下降皮膚會變差,
再帶你了解免疫力下降皮膚的 11 大常見症狀、免疫力下降的 6 大常見原因,
還有最後的 6 大重點吃出免疫力。
如果你總是被皮膚問題困擾,先來看看是不是免疫力出問題了!
免疫力下降皮膚不好的原因
(圖源:Photo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on Unsplash)
免疫力是什麼?
簡單來說,免疫力就是身體對抗外來壞東西(像是細菌、病毒、黴菌)的防禦系統。
你可以把它想成一支守城的軍隊,全天候 24 小時待命,
只要一發現敵人入侵,就會立刻派出白血球、抗體等防衛部隊展開攻擊,把壞東西消滅在第一線。
如果這套系統出了問題,
像是過敏、感染、慢性疲勞等健康狀況就會找上門。
延伸閱讀:免疫力是什麼?迷思、影響因素、日常提升免疫力方法一次看
為什麼免疫力跟皮膚有關?
你可能覺得「免疫力」聽起來跟感冒、流感之類比較有關,和皮膚又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皮膚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接觸外界的主要屏障。
當免疫力下降皮膚出現警訊時,通常代表身體抵禦外來刺激的能力變弱,
像是細菌更容易跑到毛孔裡搞破壞,或是敏感原一接觸就過度反應,自然就會讓膚況不穩定了。
免疫力下降皮膚的 11 大常見症狀
(圖源:Photo by Chris Jarvis on Unsplash)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1:皮膚乾癢、脫屑
每當天氣變冷、空氣變乾,皮膚就開始泛紅、發癢,
甚至脫皮、紅腫……這可能不只是換季影響,而是免疫力下降皮膚的症狀之一。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當免疫力正常時,皮脂膜能有效保護皮膚,
維持水分跟油脂平衡,防止外界刺激物入侵。
但是當免疫系統變弱、皮膚防禦力下降,
就會讓皮膚變得更容易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造成皮膚更敏感。 [1]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2:頻繁出現痘痘或粉刺
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反覆冒痘,甚至粉刺不斷,可能不只是清潔問題,而是免疫力下降皮膚的警訊。
痘痘的產生不只是因為毛孔堵塞或皮脂分泌過多,更深層的原因來自皮膚免疫力的失衡。
詳細點說,我們的皮膚表面原本就存在痤瘡桿菌,而當免疫系統健康時,皮膚就能跟這些微生物和平共存。
但當免疫力下降,皮膚的防禦機制變弱,痤瘡桿菌就會過度繁殖,引起發炎、膿包反應,所以痘痘或粉刺就會頻繁出現了。 [2]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3 :毛囊炎
如果皮膚上反覆長出紅腫的突起,甚至有點癢或痛,可能不是普通的痘痘,而是毛囊炎。
毛囊炎是一種毛囊受到細菌、黴菌或病毒感染而引發的皮膚炎症,通常表現為紅腫丘疹、膿包,甚至長期不癒合的皮膚發炎問題。
當免疫力下降,皮膚的防禦能力變弱,這些微生物就容易趁機侵入毛囊,導致發炎,形成毛囊炎。 [3]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4:念珠菌感染
如果皮膚皺摺處(如腹股溝、腋下)出現紅腫、搔癢的紅色斑塊,甚至有膿包或脫皮,
可能是念珠菌感染,也通常是免疫力下降皮膚的症狀。
念珠菌是一種酵母菌,正常情況下會跟皮膚菌群共存,
但當免疫力下降、皮膚環境變得潮濕悶熱時,念珠菌就會趁機過度繁殖,入侵皮膚,導致感染。 [4]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5:帶狀疱疹(皮蛇)
帶狀疱疹的早期症狀是皮膚刺痛、灼熱,通常發生在身體的一側,可能在幾天內開始出現紅疹。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 – 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疾病,
這種病毒在感染人體後不會完全消失,而是潛伏在神經節內。
免疫力正常時就沒事,但當免疫力下降時就會被誘發,沿著神經線擴散至皮膚,形成帶狀疱疹。
而帶狀疱疹不只會引起劇烈疼痛,還可能留下長期的神經痛後遺症,影響生活品質。
所以當身體發出警訊時,千萬不要忽視,這可能是免疫力下降皮膚的表現。 [5]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6:足癬(香港腳)
如果腳趾間發癢、脫皮、紅腫,甚至很醜,
可能不是單純的皮膚乾燥,而是香港腳。這也是免疫力下降皮膚的常見症狀之一。
香港腳是一種黴菌感染(主要由皮癬菌引起),常發生在潮濕悶熱的環境,
比如長時間穿不透氣的鞋子、常出入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場所。
當免疫力正常時,身體可以抵禦這些黴菌,
但當免疫力下降時,皮膚的防禦力變弱,就更容易被黴菌感染,造成香港腳反覆發生了。 [6]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7:疣
如果手指、腳底、臉部,甚至生殖器出現粗糙的小突起,像是小硬塊或隆起的皮膚增生,就可能是疣。
疣是由人類乳突瘤病毒(HPV)感染皮膚後引起的非癌性皮膚增生,病毒透過接觸傳播。
當免疫力正常時,身體可以有效清除,
但當免疫力下降時,身體對 HPV 的防禦能力變弱,就更容易感染或讓已存在的疣快速增長,甚至反覆發作。 [7]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8:掉髮
如果最近掉髮變多,甚至梳頭、洗頭時大把掉髮,
可能不只是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的問題,也是免疫力下降皮膚的表現。
因為當免疫力下降時,毛囊的活性會受到影響,
造成頭髮進入休止期,進而引發大量掉髮。 [8]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9:單純疱疹
如果嘴角突然冒出小水泡,刺痛又發癢,甚至有點灼熱感,那可能是免疫力下降皮膚的一種表現。
免疫力下降時,潛伏在體內的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會趁機活化,
造成嘴角、嘴唇、鼻子、下巴等部位出現水泡,甚至伴隨神經痛。 [9]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10:脂漏性皮膚炎
冬天一到,有些人的頭皮、鼻翼兩側、眉間甚至前胸後背會紅腫脫屑、發癢,
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脂漏性皮膚炎跟皮脂分泌、皮屑增生、細菌或黴菌失衡有關,
而且它的反覆發作跟免疫力下降有密切關聯,所以也被當作免疫力下降皮膚的典型症狀之一。 [10]
免疫力下降皮膚症狀 11:眼部濕疹
如果眼皮突然變得紅癢、乾燥脫皮,甚至感覺粗粗厚厚的,可能是得了眼部濕疹。
眼部濕疹是一種慢性或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
特別容易發生免疫力下降時,造成眼周皮膚乾燥、紅腫、脫屑,甚至影響眼睛健康。 [11]
以上這些症狀,如果你有遇過或是想要預防,
就要先從日常生活開始盤點,看看有哪些方式提升免疫力,或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免疫力下降的 6 大常見原因
原因 1:壓力太大
如果你長期壓力很大,身體會一直分泌「皮質醇」這種壓力荷爾蒙,太多了就會壓制免疫細胞的活力,讓身體的防禦力變弱。 [12]
原因 2:睡不飽
睡覺是免疫系統的「修復時間」,如果你常常熬夜、睡不夠,免疫細胞就會變得遲鈍,沒辦法好好對抗壞東西。 [13]
原因 3:營養不均衡
常常吃外食、加工食品,身體就會缺維他命 C、D、鋅、Omega-3 這些營養素,免疫系統就會變弱,容易被感染或慢性發炎。
原因 4:運動不足
不運動會影響血液循環、免疫細胞的活力,如果一直坐著不動,免疫系統的「巡邏效率」就會變差,讓病毒細菌有機可乘。
原因 5:環境太糟
空氣污染、重金屬、氣候變化這些環境因素,會讓免疫細胞受損,造成免疫力失調。
原因 6:年紀大了
年紀越大,免疫系統也會跟著老化,免疫細胞的數量跟功能都會變少,身體對抗感染的能力就會下降,連疫苗的效果都可能變差。 [14]
用 6 大重點吃出免疫力
學術研究背書
一篇被引用超過 400 次的英國劍橋大學研究 [15] 指出:「良好的營養狀態對免疫系統正常運作至關重要。」
所以挑選增強免疫力的食物,要考慮以下這幾點:
重點 1:營養素
身體缺維生素 A、D、E,還有鋅、鐵、硒這些營養素,免疫力就會變差,容易生病。所以選食物的時候,這些營養素一定要有。
重點 2:益生菌
腸道是免疫系統的大本營,有些益生菌可以改變腸道菌叢,讓免疫力變強。所以選食物的時候,有益生菌更好。
重點 3:蛋白質
免疫細胞的生長、分裂、製造抗體,都需要蛋白質。如果蛋白質吃不夠,免疫細胞就沒辦法好好工作,免疫力就會下降。所以,蛋白質一定要加入你的免疫力食物清單。
重點 4:Omega-3 脂肪酸
細胞膜的組成會影響細胞的運作,而 Omega-3 脂肪酸跟發炎反應很有關係。所以,有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對增強免疫力也很有幫助。 [16]
重點 5: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能讓腸道更健康,避免壞菌入侵。所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也該加入你的免疫力食物清單。 [17]
重點 6:多酚
多酚是超強的抗氧化劑,可以調節免疫力,減少發炎。所以,選食物的時候,有多酚更好。 [18]
簡單來說,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以上營養素的食物,就能讓你的免疫力更上一層樓!
結論:內外兼顧,從根本改善皮膚與免疫力
(圖源:Photo by kevin laminto on Unsplash)
本篇文章分享了免疫力的基本概念、免疫力下降皮膚變差的原因,
再帶你了解免疫力下降皮膚的 11 大常見症狀、免疫力下降的 6 大常見原因,
還有最後的 6 大重點吃出免疫力。
很多人遇到皮膚問題時,第一反應是換保養品、看皮膚科、塗藥膏,
但如果你的問題反覆發作、難以根治,光靠外用藥是沒用的!
當免疫系統變弱,皮膚的防禦能力就會下降,
所以你也要同步提升你的免疫力,或讓免疫系統有足夠營養素來正常運作。
而人一天面臨最多的還是食物,畢竟每天有可能吃到三餐,
如果能透過吃對營養來增強免疫力、調整體質,
就能讓你的身體更有防禦力,不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立冬二十四節氣|濕疹還是皮膚敏感?秋冬常見皮膚狀況,中醫師教兩者分別與增強皮膚免疫力方法
參考資料 2:青春痘的無藥自然療癒
參考資料 3:毛囊炎
參考資料 4:皮膚念珠菌感染
參考資料 5:帶狀皰疹,皮蛇(Herpes zoster)
參考資料 6:足癬/一定都是被傳染的嗎?5種人是高危險群!4類食物增強皮膚抵抗力
參考資料 7:疣(Verruca)
參考資料 8:確診狂掉髮 免疫力下降惹禍
參考資料 9:身體的累,皰疹都知道!出現這 4 種症狀代表免疫力變差了
參考資料 10:改善脂漏性皮膚炎 從飲食作息做起
參考資料 11:眼周紅癢又脫皮 眼部濕疹會好嗎?
參考資料 12:Glaser, R., & Kiecolt-Glaser, J. K. (2005). Stress-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5(3), 243-251. doi: 10.1038/nri1571
參考資料 13:Garbarino, S., Lanteri, P., Bragazzi, N.L. et al. Role of sleep deprivation in immune-related disease risk and outcomes. Commun Biol 4, 1304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1-02825-4
參考資料 14:Pangrazzi, L., & Weinberger, B. (2020). T cells, aging and senescence.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134, 110887. doi:10.1016/j.exger.2020.110887
參考資料 15:Calder, P. C. (2013). Feeding the immune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72(3), 299–309. doi:10.1017/S0029665113001286
參考資料 16:Yaqoob, P. (2004). Fatty acids and the immune system: from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63(1), 89–105. doi:10.1079/PNS2003328
參考資料 17:Schley, P. D., & Field, C. J. (2002). The immune-enhancing effects of dietary fibres and prebiotics.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87(S2), S221–S230. doi:10.1079/BJN/2002541
參考資料 18:Ding, S., Jiang, H., & Fang, J. (2018). Regulation of immune function by polyphenols. 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 2018(1), 1264074. doi:10.1155/2018/126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