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近視率高居全球之冠,「視力健康問題」已成為亟需關注的議題。

根據國際近視研究學會 (IMI) 研究數據,18 至 24 歲族群中,每 100 人就有 73 人近視,而高度近視者的比例更是居高不下。

高度近視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增加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眼疾風險,嚴重時甚至導致永久性失明,對視力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另一方面,老年族群的視力退化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根據統計,台灣 50 歲以上人口中有 60% 患有白內障。隨著人口老化,視力相關疾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

為了有效降低眼疾風險,除了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適當補充葉黃素、維生素 A 和 Omega-3 等護眼營養素,能幫助減少視力退化與眼睛疲勞。

本篇文章將為您解析:常見眼睛疾病與護眼方法、 9 大眼睛保健食品重要營養素 + 推薦食物、護眼保健食品適用族群、選購保健食品關鍵原則,讓您輕鬆掌握護眼重點,全面守護視力健康!

眼睛疾病有哪些?9 種常見疾病快速掌握!

眼睛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但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習慣或疾病影響,眼睛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以下介紹 9 種常見的眼睛疾病,幫助你了解成因、症狀與治療方式,及早預防並保護視力健康。

常見眼睛疾病主要成因症狀治療方式
近視遺傳、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缺乏戶外活動遠處物體模糊、眼睛疲勞、頭痛佩戴眼鏡、隱形眼鏡或接受屈光手術
乾眼症淚液分泌不足、蒸發過快、
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環境乾燥
眼睛乾澀、灼熱、異物感、視力模糊人工淚液、調整生活習慣、抗炎藥物
白內障老化、紫外線暴露、糖尿病、
長期使用類固醇
視力模糊、色彩辨識困難、夜間視力下降手術置換人工晶體
黃斑部病變年齡、遺傳、吸菸、高脂飲食、紫外線中心視力模糊、視物變形、色彩辨識困難藥物注射、雷射治療、生活方式調整
青光眼視神經受損、眼壓升高視野縮小、視力模糊,嚴重者可能失明降眼壓藥物、口服藥物、雷射治療或手術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糖影響視網膜血管、
腫脹或異常血管增生
視力模糊、視野黑點、視網膜出血控制血糖、雷射治療、眼內藥物注射
飛蚊症玻璃體老化、視網膜退化視野黑點、細線或漂浮物無需治療,嚴重可考慮玻璃體切除手術
視網膜剝離高度近視、眼部外傷、玻璃體退化視野閃光、飛蚊數量增多、視力突然下降雷射光凝固術、玻璃體切除手術
角膜炎細菌、病毒、真菌感染或角膜損傷眼紅、疼痛、畏光、流淚、視力模糊依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或抗真菌藥物

製表:Ruby

常見眼睛疾病 1:近視

近視(Myopia)是一種屈光不正,患者能清晰看到近處物體,但遠處物體則顯得模糊。

主要原因包括遺傳因素及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手機、電腦),以及缺乏戶外活動

未矯正的近視可能導致眼睛疲勞、頭痛,甚至增加罹患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疾病風險。

☑️ 矯正方法:包括佩戴眼鏡、隱形眼鏡或接受屈光手術。

常見眼睛疾病 2:乾眼症

乾眼症(Dry Eye Syndrome)是由淚液分泌不足或蒸發過快引起的眼表疾病,常見於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環境乾燥佩戴隱形眼鏡年齡增長的人群。

患者可能出現眼睛乾澀、灼熱、異物感,甚至視力模糊。

☑️ 治療方式:包括使用人工淚液、調整生活習慣,以及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抗炎藥物或其他專業治療。

常見眼睛疾病 3:白內障

白內障(Cataract)是指眼睛的晶狀體變得混濁,影響光線進入眼內,導致視力模糊。

主要與年齡老化、紫外線暴露、糖尿病及長期使用類固醇有關。

症狀包括視力模糊、色彩辨識困難、夜間視力下降等。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導致嚴重視力喪失。

☑️ 治療方式:手術置換人工晶體,可有效恢復視力。

常見眼睛疾病 4: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影響視網膜中央的黃斑區,主要發生於 50 歲以上。

常見風險因素包括年齡、遺傳、吸菸、高脂肪飲食及紫外線暴露。

患者可能出現中心視力模糊、視物變形、色彩辨識困難等症狀。

黃斑部病變分為乾性與濕性,濕黃斑部病變進展較快,對視力影響較大。

☑️ 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注射、雷射治療及生活方式調整。

常見眼睛疾病 5:青光眼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組由視神經損傷引起的眼疾,通常與眼壓升高有關。

初期症狀不明顯,但病情進展後,可能出現視野逐漸縮小、視力模糊等問題,嚴重者可能永久失明。

☑️ 治療方式:包含使用降眼壓的眼藥水、口服藥物、雷射治療或手術。

定期眼壓檢測有助於早期發現,防止視力進一步受損。

常見眼睛疾病 6: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眼部併發症,由於高血糖影響視網膜血管,導致滲漏、腫脹或異常新生血管,進而影響視力。

早期可能無症狀,但病情惡化時,患者可能出現視力模糊、視野黑點或出血。

☑️ 治療方式:包括控制血糖、雷射治療、眼內藥物注射等。

定期眼科檢查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可幫助早期發現視網膜病變,防止視力惡化。

常見眼睛疾病 7:飛蚊症

飛蚊症(Floaters)是視野中出現黑點、細線或漂浮物,在明亮環境下較明顯。

通常與玻璃體老化有關,無需治療,但若突然大量增加或伴隨閃光,可能是視網膜剝離的徵兆,需立即就醫。

☑️ 治療方式:若為玻璃體老化導致,通常無需治療;若嚴重影響視力,可考慮玻璃體切除手術,或雷射玻璃體溶解術移除飛蚊。

若伴隨視網膜剝離,則需進行雷射治療或玻璃體切除手術來修復視網膜。

常見眼睛疾病 8:視網膜剝離

視網膜剝離(Retinal Detachment)是指視網膜從眼球底部分離,可能導致視力嚴重受損甚至永久失明。

常見原因包括高度近視、眼部外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玻璃體退化。

早期症狀可能為視野閃光、飛蚊數量突然增加、黑影遮蔽或視力突然下降。

☑️ 治療方式:需進行雷射光凝固術來封閉撕裂部位,或透過玻璃體切除手術修復視網膜。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以防視力永久受損。

常見眼睛疾病 9:角膜炎

角膜炎(Keratitis)是指角膜發炎,可能由細菌、病毒、真菌感染或角膜損傷引起。

常見風險因素包括佩戴不潔隱形眼鏡、角膜刮傷、乾眼症或長時間暴露於污染環境。

患者可能出現眼紅、疼痛、畏光、流淚、視力模糊,嚴重時可能影響角膜透明度,甚至導致視力永久受損。

☑️ 治療方式:依感染類型而定,可能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或抗真菌藥物,並避免揉眼以防惡化。

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角膜潰瘍、角膜穿孔,甚至需要角膜移植,應及早就醫診治。

眼睛保健食品, 近視, 黃斑部病變, 青光眼

圖片來源:Unsplash

護眼方法 9 大招,維持清晰視力

除了認識常見的眼疾,日常護眼更是重要!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建議,良好的用眼習慣能有效降低眼疾風險,幫助維持視力健康。

無論是長時間使用 3C 產品的上班族、學生,還是關心眼部健康的銀髮族,這 9 大護眼方法都能幫助你預防視力退化,好好愛惜你的靈魂之窗!

護眼方法 1:定期檢查眼睛健康

每年至少應接受一次完整的散瞳眼科檢查,特別是有高度近視、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風險的人。

許多眼部疾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透過眼底檢查,醫生能夠觀察視網膜、視神經與血管的健康狀況,及早發現異常情況。

除了散瞳檢查,定期測量眼壓、視野測試與視力檢查也有助於監測眼睛健康。

護眼方法 2:了解家族眼疾史,提早預防

許多眼部疾病具有遺傳性,例如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等。

若家族中有人曾被診斷出這些疾病,就需特別注意眼部健康。

了解家族病史有助於讓眼科醫師評估你的風險,並根據個人情況建議適當的檢查頻率與預防措施。

例如,若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醫師可能建議更頻繁地檢查眼壓與視神經狀況。

護眼方法 3:均衡飲食,攝取護眼營養素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維護視力健康至關重要,攝取適當的營養素可幫助減少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與乾眼症的風險。

重要營養素如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能過濾藍光,保護視網膜免受損害。

Omega-3 脂肪酸有助於維持視網膜健康、減少乾眼症,而維生素 A、C、E 則具抗氧化作用,可保護眼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降低白內障風險。

📌 更多營養資訊可參考:眼睛保健食品 9 大重要營養素

護眼方法 4:控制體重,降低視網膜病變風險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進而影響視力。高血糖會損害視網膜內的血管,導致滲漏、腫脹或異常血管增生,嚴重時可能導致視力模糊或失明。

控制體重、維持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可降低糖尿病風險,減少視網膜病變的發生機率。

此外,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治療措施。

護眼方法 5:必要時佩戴防護眼鏡

眼睛是相當脆弱的器官,在某些高風險活動中,若沒有適當保護,可能導致眼部損傷。

在臺灣,每年眼球創傷的發生率約為 3%,其中多數事故來自運動或工作環境。

從事籃球、棒球、騎車等較激烈的運動時,應佩戴適合的防護眼鏡,以避免異物或強烈衝擊傷害眼睛。

此外,木工、金屬加工、焊接等工作可能產生碎屑、粉塵或化學物質,應使用耐衝擊的護目鏡來保護角膜。

使用清潔劑或噴霧時,應避免讓化學物質直接接觸眼睛,以防止角膜炎或眼部灼傷。

護眼方法 6:避免吸菸,保護眼部健康

吸菸與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有密切關聯,吸菸會減少眼部血液循環、破壞抗氧化系統,加速視力退化。

吸菸者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是非吸菸者的 2 倍以上,且戒菸後風險可逐漸降低。

此外,吸菸還可能導致氧化壓力增加,影響視網膜功能,甚至增加視網膜血管破裂的機率,儘早戒菸有助於眼部健康。

護眼方法 7:外出時配戴防 UV 太陽眼鏡

長時間暴露於紫外線(UV)可能增加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因此,外出時應配戴可阻擋 99% UVA & UVB 的太陽眼鏡。

紫外線對眼睛的影響是累積性的,長期曝曬可能導致水晶體混濁,加速白內障形成。

此外,戴帽子或遮陽帽也能提供額外保護。選擇太陽眼鏡時,應確保鏡片具抗 UV 標示。

護眼方法 8:減少藍光影響,保護視力

長時間使用電子螢幕可能造成眼睛疲勞、乾眼症與視力模糊

CDC 建議遵循 20-20-20  法則:每 20 分鐘,休息 20 秒,遠望 20 英尺(約 6 公尺)之外的物體。

此外,可調整螢幕亮度、使用護眼模式來減少藍光影響,並保持螢幕與眼睛至少 50-70 公分的距離,降低視覺疲勞。

護眼方法 9:正確使用隱形眼鏡,避免感染

不當使用隱形眼鏡可能導致角膜感染、角膜炎,甚至引發角膜潰瘍,嚴重者可能影響視力。

佩戴前應徹底洗手,使用專用清潔液清潔鏡片,絕不可用自來水沖洗

避免長時間配戴,以減少角膜缺氧與乾澀的風險,並應遵循更換週期,按時更換。

此外,睡眠時應取下鏡片,以降低感染風險。若出現眼睛紅、異物感、視力模糊等症狀,應立即停戴並就醫。

眼睛保健食品, 近視, 黃斑部病變, 青光眼

圖片來源:Unsplash

眼睛保健食品 9 大重要營養素

以下是 9 種對眼睛健康非常重要的營養素,它們不僅能有效保護視力,還能降低常見眼疾的風險。選擇保健食品前,記得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了解適合自己的營養需求。

營養素主要功效食物來源
維生素 A維持角膜健康預防夜盲症降低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風險深綠色蔬菜甜椒、紅蘿蔔雞蛋
維生素 B 群保護視神經減少氧化壓力降低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風險全穀類、魚類、肉類優格、牛奶、燕麥片豆類、綠葉蔬菜
維生素 C強效抗氧化減少自由基傷害降低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風險柑橘類水果深綠色蔬菜
維生素 E防止自由基損害減少黃斑部病變與白內障風險杏仁、葵花籽、芝麻菠菜、高麗菜、酪梨
Omega-3 脂肪酸支援視網膜功能緩解乾眼症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鮭魚、鯖魚、沙丁魚亞麻籽、奇亞籽、核桃、大豆
葉黃素、玉米黃質過濾藍光保護黃斑部降低視力退化與白內障風險深綠色蔬菜、蛋黃甜玉米、胡蘿蔔、黃甜椒、綠豆
花青素強效抗氧化 改善夜間視力舒緩眼睛疲勞與乾澀藍莓、黑醋栗、黑莓紫甘藍、紫地瓜、茄子黑米、紅豆
藻紅素 (蝦紅素)減少藍光傷害保護視網膜 降低眼睛疲勞與乾澀蝦、蟹、鮭魚、磷蝦 雨生紅球藻
芸香苷增強微血管彈性減少視網膜出血風險預防眼睛老化柑橘類水果蘆筍、菠菜 – 蕎麥

製表:Ruby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1維生素 A

維生素 A 是維持眼睛健康的核心營養素,它能保持角膜透明,讓你的眼睛不容易乾澀,還能避免夜盲症

此外,還能保護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幫助降低黃斑部退化和白內障的風險,對於維持清晰視力非常有效。

📝 食物來源

  • 深綠葉蔬菜:如菠菜、青江菜,富含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 A。
  • 顏色鮮豔的蔬果:例如甜椒、紅蘿蔔,提供豐富的胡蘿蔔素。
  • 雞蛋:也是維生素 A 的良好來源,有助維持視力健康和增強免疫系統。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如果飲食難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A,可考慮補充膠囊或綜合保健品。

但維生素 A 為脂溶性,過量可能有害,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確認適當劑量。

眼睛保健食品, 近視, 黃斑部病變, 青光眼

圖片來源:Unsplash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2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B 群是維持眼睛健康的關鍵角色,其中包括: B1(硫胺素)、B2(核黃素)、B3(菸鹼酸)、B6、B9(葉酸)和 B12。

這些維生素在維持視神經功能、細胞代謝和抗氧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 維生素 B1(硫胺素):協助支持細胞功能,減少白內障風險。
  • 維生素 B2(核黃素):減少氧化壓力,進一步降低白內障發生可能。
  • 維生素 B3(菸鹼酸):具抗氧化效果,可能預防青光眼,但需注意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視網膜損傷。
  • 維生素 B6、B9(葉酸)和 B12:可降低體內同型半胱氨酸濃度,減少發炎,降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 食物來源

  • 維生素 B1(硫胺素):全穀類、魚類、肉類。
  • 維生素 B2(核黃素):優格、牛奶、燕麥片。
  • 維生素 B3(菸鹼酸):花生、豆類、蘑菇、魚類。
  • 維生素 B6:全穀類、豆類、綠葉蔬菜。
  • 維生素 B9(葉酸):深綠葉蔬菜(如菠菜)、豆類、柑橘類水果。
  • 維生素 B12:肉類、魚類、家禽、奶製品。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素食者或飲食中缺乏多樣化來源的人,應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 B 群,尤其是容易缺乏的 B12。

可選擇適合素食者的綜合維生素 B 群保健食品,但需注意避免過量攝取。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3維他命 C

維生素 C 是強效抗氧化劑,能保護眼球細胞,減少自由基對眼睛的傷害,同時維持角膜和鞏膜的結構穩定。

每天補充適量的維生素 C,還能有效降低白內障的風險,並減少黃斑部病變的機會!

📝 食物來源

  • 柑橘類水果、芭樂、奇異果:這些水果都是維生素 C 的好來源。
  • 深綠色蔬菜:像菠菜、青江菜、芥藍菜等綠葉蔬菜,是營養滿分的健康選擇。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如果平時蔬果攝取不足,可考慮補充維生素 C 的保健食品,例如錠劑、膠囊或咀嚼片。

眼睛保健食品, 近視, 黃斑部病變, 青光眼

圖片來源:Unsplash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4維他命 E

維生素 E 是能有效保護眼睛細胞免受自由基的傷害。自由基是體內不穩定的分子,可能造成細胞損傷,長期下來還會影響視力健康。

維生素 E 對於預防與年齡相關的黃斑部病變特別有效,尤其對於已經出現早期症狀的人,更能發揮保護作用。

另外,有研究指出,攝取足量的維生素 E,無論透過飲食還是補充劑,都可能降低白內障的發生風險

📝 食物來源

  • 堅果類:像杏仁、葵花籽、芝麻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E,每日可適量攝取。
  • 深綠色蔬菜:例如菠菜、高麗菜,富含維生素 E 和多種纖維。
  • 酪梨:是營養密度高的水果,是補充維生素 E 的好來源。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如果你的日常飲食中堅果和蔬果的攝取量不足,可以考慮選擇維生素 E 軟膠囊作為補充,但必須注意:維生素 E 是脂溶性,攝取過量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5Omega-3 脂肪酸

Omega-3 脂肪酸能支持視網膜細胞的正常功能,緩解乾眼症的不適,同時還有助於降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風險,讓眼睛保持最佳狀態。

食物來源

  • 富含脂肪的魚類:像鮭魚、鯖魚、沙丁魚和鯷魚等,都含有豐富的 Omega-3 脂肪酸,尤其是對眼睛健康特別重要的 DHA 和 EPA。
  • 植物性來源:亞麻籽、奇亞籽、核桃、大豆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 Omega-3 脂肪酸,不過主要是 ALA(α-亞麻酸),人體僅能部分轉化為 DHA 和 EPA,因此攝取量需更注意。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如果平時的飲食無法提供足夠的 Omega-3,特別是少吃魚類或是純素食者,可以考慮補充 Omega-3 的保健食品,例如魚油膠囊或植物性藻油膠囊(適合素食者)。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6葉黃素、玉米黃質

葉黃素與玉米黃質被譽為眼睛的「天然防護罩」,它們是強效的抗氧化劑,不僅能過濾有害的藍光,還能保護黃斑部健康,減少視力損傷的風險。

研究指出適量攝取葉黃素與玉米黃質,有助於降低與年齡相關的黃斑部病變(AMD)和白內障的發生機率,幫助維持眼睛的清晰與健康。

📝 食物來源

  • 深綠色蔬菜:像羽衣甘藍、菠菜,這些蔬菜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含量最高。
  • 蛋黃:蛋黃是容易取得且吸收率高的葉黃素來源,適合日常補充。
  • 各類蔬果:甜玉米、胡蘿蔔、橙色或黃色的甜椒、綠豆等食材,也含有適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質。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如果平時蔬菜或蛋黃的攝取量不足,考慮補充葉黃素與玉米黃質的眼睛保健食品是個方便的選擇,例如葉黃素膠囊等。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7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能幫助抵抗自由基對眼細胞的傷害,進而維護視力健康。

研究表明花青素可促進眼睛微血管循環,減輕視覺疲勞,並提升夜間視力。

對於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導致的眼睛乾澀與疲倦,花青素也能發揮舒緩作用,有助於減少不適感。

此外,花青素還能提升視紫質(Rhodopsin)的再生能力,這對於改善夜間視力和適應黑暗環境十分重要。

📝 食物來源:

  • 深色漿果類:藍莓、黑醋栗、黑莓、葡萄,富含花青素,能有效抗氧化。
  • 紫色蔬菜:紫甘藍、紫地瓜、茄子,提供花青素與其他有益的植化素。
  • 黑米、紅豆:除了花青素,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如果日常飲食攝取不足,建議選擇花青素膠囊或藍莓萃取物補充品。

眼睛保健食品, 近視, 黃斑部病變, 青光眼

圖片來源:Unsplash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8藻紅素(蝦紅素)

藻紅素,又稱蝦紅素,是一種天然類胡蘿蔔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甚至比維生素 C 和維生素 E 更強。

藻紅素特別能夠穿透血眼屏障,進入視網膜細胞,幫助減少氧化壓力和發炎反應,降低眼睛疲勞和乾澀的問題。

研究發現藻紅素可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並有助於改善視覺敏銳度,對於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或長時間閱讀的人特別有幫助。

此外,它也能幫助預防與年齡相關的視力退化,如黃斑部病變和白內障。

📝 食物來源:

  • 海鮮類:蝦、蟹、鮭魚、磷蝦等,含豐富的天然藻紅素。
  • 雨生紅球藻:是藻紅素的主要來源,可作為保健食品的提取原料。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藻紅素多以「雨生紅球藻萃取膠囊」的形式存在,適量補充有助於保護視網膜並減少眼部疲勞。但需注意,某些藻紅素產品可能含有海鮮成分,對海鮮過敏者應仔細查看成分標示。

眼睛保健食品營養素 9芸香苷

芸香苷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主要功能是保護微血管健康,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和抗滲透性,能夠減少視網膜微血管出血的風險。

對於長時間用眼過度、容易出現眼部血絲或乾澀的人,芸香苷有助於穩定血管,減少眼睛不適。

此外,芸香苷還能與維生素 C 共同作用,提升其抗氧化能力,幫助減少自由基對眼睛的傷害,預防視網膜老化與黃斑部病變。

📝 食物來源:

  • 柑橘類水果:橘子、檸檬、葡萄柚,富含芸香苷及維生素 C,有助於增強微血管健康。
  • 蘆筍、菠菜:提供芸香苷與其他抗氧化成分,對眼睛保健有益。
  • 蕎麥:是芸香苷的極佳來源,適量攝取有助於血管健康。

👀 眼睛保健食品建議:
芸香苷常見於綜合維生素或植物萃取保健品中,與維生素 C 一同攝取效果更佳。

若有眼睛疲勞、微血管脆弱等問題,可考慮適量補充,但需注意攝取劑量,避免過量影響血液循環機制。

眼睛保健食品, 近視, 黃斑部病變, 青光眼

圖片來源:Unsplash

哪些人該吃護眼保健食品?4 大適用族群解析

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台灣人用眼負擔日益加重,長時間使用 3C 產品、外食、年齡增長等因素,讓視力健康問題越來越普遍。

為了減少視力退化、降低眼疾風險,選擇適合的眼睛保健食品是重要的輔助方式。

以下 4 大族群 是護眼保健食品的主要適用對象,看看你是否也在其中!

眼睛保健食品, 近視, 黃斑部病變, 青光眼

圖片來源:AI 製圖(Napkin.ai)

適用族群 1:長時間使用 3C 產品者

台灣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機、電腦和平板的時間高達 7 小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和藍光暴露,容易導致眼睛乾澀、模糊及數位眼疲勞(Digital Eye Strain),甚至可能引發眼壓升高或慢性結膜炎等問題,長期下來恐影響視力健康。

適用族群 2:老年族群

隨著年齡增長,眼睛自然退化可能導致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問題。

根據統計,50 歲以上有 60% 患有白內障,60 歲以上上升至 80%,70 歲以上更高達 90%。

此外,黃斑部病變在 65 歲以上族群中發生率明顯提高,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適用族群 3:外食族與素食者

外食頻繁或素食者,由於飲食選擇有限,容易缺乏維生素 A、C、E 及 Omega-3 等,這些關鍵營養素對維持眼睛健康至關重要。

例如,缺乏維生素 A 可能導致夜盲症,而維生素 C 和 E 的不足則會提高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此外,素食者因無法從動物性來源獲取 B12,可能影響視神經功能,導致視力模糊。

適用族群 4:特定眼疾患者

對於乾眼症或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患者,適當補充眼睛保健食品可幫助延緩病情進展。

乾眼症患者常因淚液分泌不足或淚膜質量下降,導致眼睛表面長期乾燥並引發發炎反應。

而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波動易損傷視網膜微血管,進一步增加失明風險。

眼睛保健食品, 近視, 黃斑部病變, 青光眼

圖片來源:Unsplash

眼睛保健食品怎麼選?掌握 4 大選購原則

挑選適合的眼睛保健食品,才能真正發揮保護視力的作用,減少眼睛疲勞、乾澀或視力退化的風險。市面上護眼產品種類繁多,該如何選擇?以下幾個重點,幫助你做出明智選擇,確保營養補充既有效又安全。

圖片來源:AI 製圖(Napkin.ai)

選購原則 1:與專業人士確認需求

在選購眼睛保健食品之前,建議先諮詢營養師、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士,評估個人健康狀況(尤其有慢性病、懷孕、哺乳需求者),確認是否需要補充特定營養素。例如:

  • 長時間使用 3C 產品者:是否需要補充葉黃素、玉米黃質來防藍光?
  • 老年族群:是否有黃斑部病變或白內障的風險,需補充抗氧化營養素?
  • 素食者:是否缺乏 Omega-3(可選擇植物性來源)或維生素 B12?
  • 乾眼症患者:Omega-3、維生素 A 是否能有效緩解眼睛乾澀?

避免盲目購買,補錯反而可能適得其反,例如維生素 A 過量可能造成毒性,菸鹼酸(B3)攝取過高可能影響視網膜健康。因此,先確認自身需求,再進行補充,才能真正發揮護眼效果。

選購原則 2:確認成分標示

眼睛保健食品的營養成分關乎效果,購買時務必檢查標示,確保內含關鍵護眼營養素,例如:

  • 葉黃素 & 玉米黃質:過濾藍光、保護黃斑部,減少視網膜氧化壓力。
  • 維生素 A:幫助維持夜間視力,預防乾眼症與夜盲症。
  • 維生素 C & E:強效抗氧化,減少自由基對眼細胞的傷害,降低白內障風險。
  • Omega-3 脂肪酸(DHA & EPA):保護視網膜,改善乾眼症狀。

需注意:如果產品標示過於模糊,或成分劑量不清,應避免購買。

選購原則 3:選擇可靠品牌與健康標章

眼睛保健食品種類繁多,品質參差不齊。購買時,選擇有官方認證、經科學驗證的產品,避免來路不明的商品,確保安全與效果。

1. 認明官方健康標章

  • 小綠人標章(健康食品認證):由衛生福利部(TFDA)核發,確保產品經過安全與功效測試(點此查詢:TFDA 健康食品查驗登記許可產品)。
  • SNQ(國家品質標章):評估產品的安全性與品質,確保成分與製造符合標準。
  • GMP(優良製造規範)、HACCP(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確保生產過程符合國際標準,降低污染與安全風險。(點此查詢:GMP 藥廠名單
  • NSF(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USP(美國藥典認證)、ISO 認證:國際食品與製造安全標準,確保產品成分純淨、品質穩定。

2. 選擇經科學驗證的產品

  • 具臨床試驗支持:應附有安全報告、臨床研究數據,證明產品對眼睛健康有效。

3. 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

  • 避免來路不明的產品:不要購買來源不明、價格過低、標示不清的商品,以免含未經檢驗的成分。
  • 查看消費者評價:選擇回購率高、評價好的品牌,確保品質可靠。

選購原則 4. 仔細閱讀產品標籤

購買前,應仔細檢查產品標籤上的營養成分、劑量與建議攝取量,確保產品適合自身需求,並遵守正確的服用方式。以下是選購時應注意的關鍵:

  • 每日建議攝取量:確認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國際建議標準,例如 葉黃素每日建議攝取量約 6-20 mg,Omega-3(DHA + EPA)每日建議 500-1000 mg(可參考: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
  • 劑量適中,避免過量:部分營養素如維生素 A、E 為脂溶性,過量可能影響健康。
  • 有效期限與保存方式:確保產品未過期,並按照建議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避免影響品質與效用。

圖片來源:Unsplash

用對眼睛保健食品,讓靈魂之窗更健康!

隨著科技日益發達,我們的雙眼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而適當補充眼睛保健食品不僅能強化視網膜與黃斑部的防護機制,更能有效緩解乾眼不適,降低各種眼疾風險。

選擇眼睛保健食品時,關鍵在於尋找含有葉黃素、玉米黃質等關鍵成分的產品,並確保維生素 A、C、E及Omega-3 脂肪酸的均衡配比。品質把關同樣重要,建議選購具備第三方認證的知名品牌,仔細查證成分含量與安全認證。

然而,保健食品只是視力保健的一環。真正有效的護眼策略應該是全方位的:從均衡的飲食習慣出發,輔以適當的營養補充,再配合正確的用眼方式。

及早建立完善的視力保健計畫,讓雙眼將能持續陪伴我們看見生活中的每個精彩時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