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有哪些?其實想要提升免疫力,不一定要靠吃藥或維他命,中醫的智慧其實早有答案!
如果你常常一忙起來就開始感冒,或是天氣一變,皮膚就發癢、長痘痘,可能都是你的身體在說免疫力變差了!
而且現代人很常壓力大、睡眠不足,
再加上環境汙染、飲食不均衡,免疫力就容易不知不覺走下坡。
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免疫力,以及中醫怎麼看待免疫力,
再帶你了解免疫力不好的 7 大常見症狀、6 大常見原因及改善方法,
還有最後的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6 精選,從根本調理身體,讓你不再三天兩頭就生病!
中醫觀點的免疫力
(圖源:Photo by Helen Shi on Unsplash)
免疫力是什麼?
簡單來說,免疫力就是身體的自我防禦能力。
當外來的細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質入侵時,免疫系統就會立刻出動,把這些壞蛋抓起來消滅,守護身體健康。
免疫力好,就像是身體裡養了一支精銳部隊,讓你不容易生病;免疫力不好,就會動不動感冒、生病或容易過敏。
延伸閱讀:免疫力是什麼?迷思、影響因素、日常提升免疫力方法一次看
免疫力在中醫怎麼解釋?
在中醫的古籍中雖然不會直接使用「免疫力」這個名詞,但其實早就有類似的概念存在了。
《黃帝內經》中有句話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思是身體內的「正氣」足夠強大時,各種病毒、細菌等「邪氣」就無法輕易入侵。 [1]
換句話說,生病的時候,中醫會認為是「正氣不足、邪氣趁虛而入」的結果,這其實就是「免疫力下降」的概念。
免疫力不好的 7 大常見症狀
(圖源: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症狀描述 | 可能對應的中醫體質 | 中醫解釋 |
1. 容易生病,感冒難好 | 肺氣虛 | 肺主衛外,肺氣虛則易感冒、怕冷、流汗多 |
2. 傷口癒合變慢 | 脾胃氣虛 | 脾主肌肉四肢,脾氣虛導致組織修復慢 |
3. 皮膚狀況多(痘痘、粉刺、皰疹) | 肺氣虛 / 脾胃氣虛 | 肺主皮毛、脾主運化,兩虛則皮膚排毒變差 |
4. 全身痠痛、關節不適 | 腎氣虛 | 腎主骨,腎氣虛易腰痠關節卡、免疫低落 |
5. 腸胃不適(拉肚子、便秘、脹氣) | 脾胃氣虛 | 脾胃掌消化吸收,虛弱導致營養吸收不良 |
6. 過敏變嚴重(花粉、灰塵) | 肺氣虛 / 腎氣虛 | 肺氣不足導致敏感,腎氣虛則免疫反應過強 |
7. 長期疲倦、怎麼睡都不夠 | 心氣虛 / 腎氣虛 | 心氣虛影響精神,腎氣虛則疲倦頭暈性功能差 |
症狀 1:容易生病
環境一點點小變化就感冒,而且比別人更難好。
在中醫觀點,可能代表你身體的「肺氣虛」了。
肺主衛外、掌控呼吸和抵禦外邪,當肺氣虛弱時,就會咳嗽、氣短、容易感冒、怕冷,還可能一直流汗。 [2]
症狀 2:傷口好很慢
小小的擦傷、燙傷,本來應該幾天就會好,結果卻紅腫很久、結痂也慢。
在中醫觀點,可能代表你脾胃的氣虛了。
因為中醫說:「脾主肌肉四肢」,脾胃功能差時,組織修復速度就會變慢,皮膚恢復自然也會拖延。 [3]
症狀 3:皮膚狀況多
皮膚狀況不斷,比如長痘痘、粉刺或皰疹,可能跟「肺氣虛」、「脾胃氣虛」有關。
肺主皮毛,脾主運化,當這兩個功能不足時,皮膚的防禦跟排毒功能就會下降,細菌病毒自然容易入侵,造成發炎。 [4]
延伸閱讀:免疫力下降皮膚的 11 大警訊!你的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嗎?
症狀 4:全身痠痛
如果覺得關節卡卡、肌肉僵硬,就算沒運動也不舒服,可能表示你有「腎氣虛」的問題。
中醫認為:「腰膝酸軟」跟腎氣不足很有關係 [2],腎主骨,骨骼關節出狀況,免疫力失調也可能是腎氣不足造成的。 [5]
症狀 5:腸胃鬧脾氣
容易拉肚子、便秘或脹氣,可能是「脾胃氣虛」。 [2]
因為脾胃掌控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虛弱,消化功能變差,營養無法正常吸收,身體自然就沒辦法維持健康了。
以西醫觀點來驗整也合理,因為研究指出免疫系統的 70-80% 都存在於腸道。 [6]
症狀 6:過敏變嚴重
如果突然對花粉或灰塵敏感,一直打噴嚏,可能跟「肺氣虛」或「腎氣虛」都有關係。
肺氣不足會讓你對外界環境變得更敏感,而腎氣不足則會讓免疫系統容易過度反應,出現過敏症狀。 [2]
症狀 7:一直很累
如果連續幾天都很累,甚至怎麼睡都睡不飽,可能是「心氣虛」或「腎氣虛」的表現。
心氣虛會造成精神疲勞 [7];腎氣虛則會頭暈頭昏,甚至性功能變差。 [2]
免疫力不好的 6 大常見原因、改善方法
原因 1:壓力太大,傷到「肝氣」
中醫說「肝主疏泄」,壓力大、心情不好會讓肝氣鬱結 [8],氣血循環變差,免疫系統自然就受影響了。
那西醫的觀點是壓力大時,身體會產生一種叫作「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 [9],
讓免疫細胞被抑制了,無法抵抗外來物,就容易生病。
怎麼改善?
多找機會放鬆一下,比如冥想、聽音樂、散步,幫助肝氣舒暢,免疫力就會跟著提升。
原因 2:睡不飽,消耗「腎氣」跟「心血」
中醫說「腎主精氣,心主血脈」,睡眠是讓身體精氣神恢復的重要時間。 [10]
睡眠不足會損傷腎氣跟心血,身體修復力下降。
西醫的觀點則是睡眠不足,免疫細胞就會沒精神,自然無法抵抗外來病毒細菌了。[11]
怎麼改善?
每天睡足7~9小時,盡量晚上11點前入睡 [12],身體氣血充足,免疫系統自然變強。
原因 3:營養不均衡,影響「脾胃」
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 [13],如果你常吃外食或加工食品,脾胃消化變差,身體無法好好吸收營養,免疫力就不好了。
營養不足的免疫系統就像缺乏彈藥的士兵,很容易被病菌攻陷。
怎麼改善?
多吃新鮮、營養均衡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脾胃好了免疫力自然變強。
原因 4:不常運動,「氣血」跑不動
中醫說「氣為血之帥」,長期不動會造成氣血循環不好 [14],免疫系統就沒辦法順暢運作了。
而不運動的免疫系統,就像軍隊沒在順利巡邏,身體就容易被病毒、細菌攻陷。
怎麼改善?
每週運動 3~5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比如快走、瑜伽,幫助身體氣血運行順暢。
原因 5:環境太糟,「肺氣」受傷
中醫說「肺主皮毛」,負責保護身體不被外邪(病菌)侵入。
環境污染會傷害肺氣 [4],讓身體容易發炎,抵抗力降低,病毒細菌更容易趁虛而入。
怎麼改善?
外出戴口罩、避開污染環境,多吃潤肺補氣的食物(如芝麻、杏仁、銀耳) [15],讓肺氣健康,免疫系統自然強壯。
原因 6:年紀變大,「腎氣」漸漸不足
中醫說腎氣會隨年紀增長而變弱 [16],腎氣弱了,精氣神不夠,免疫力自然下降,疾病也容易趁虛而入。
西醫的觀點則稱這個叫免疫老化,這是一種年紀上升會發生的免疫功能衰退。[17]
怎麼改善?
日常生活調養腎氣,多吃黑米、黑豆、海帶等補腎食材 [18],適當運動、充足睡眠。
表格總結
免疫力下降的常見原因 | 改善方法 |
原因 1:壓力太大 | 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 |
原因 2:睡不飽 | 充足睡眠、早點入睡 |
原因 3:營養不均衡 | 多吃營養均衡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
原因 4:不常運動 | 規律運動 |
原因 5:環境太糟 | 避開汙染、多吃補肺食物 |
原因 6:年紀大了 | 多吃黑米、黑豆、海帶等補腎食材 |
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6 精選
研究指出吃對營養很重要
一篇被引用超過 400 次的英國劍橋大學研究 [19] 指出:「良好的營養狀態對免疫系統正常運作至關重要。」
而想要增強身體防禦力,不一定只能靠吃維他命。
跟大家推薦幾種實用的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吃到。
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 適合時機 |
配方 1:漢方茶 | 工作繁忙、熬夜時 |
配方 2:羊肉爐 | 冬季或天氣濕冷時 |
配方 3:銀耳湯 | 四季皆可,尤其乾燥秋冬季節 |
配方 4:八珍湯 | 身體虛弱、病後復原期 |
配方 5:防疫茶 | 季節轉換、流感期間 |
配方 6:山藥排骨補氣湯 | 日常保健、壓力大 |
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1:漢方茶
成分:桑葉、黃耆、桔梗、菊花、紫蘇、薄荷、藿香、桂枝、魚腥草、甘草。
功效:
- 黃耆幫助消除身體疲勞。
- 魚腥草調理體質。
- 紫蘇促進代謝。
- 桂枝、甘草、桔梗能緩解夏日酷暑帶來的不適感。
- 「神仙葉」桑葉,搭配薄荷、藿香跟菊花,能緩解長期盯著螢幕的疲勞。
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2:羊肉爐
成分:當歸、黨參、生薑、黑棗、何首烏。 [20]
功效:
- 當歸主要能補血。
- 黨參、生薑能補氣、促進血液循環。
- 黑棗、何首烏能滋補腎陰。
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3:銀耳湯
成分:銀耳、紅棗、枸杞、冰糖。
功效:
- 銀耳能潤肺生津、養顏美容。
- 搭配紅棗、枸杞更能補氣養血,全面提升身體健康。 [21]
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4:八珍湯
成分: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功效:
- 八珍湯是很有名的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適合氣血不足、容易疲勞的人。 [22]
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5:防疫茶
成分:黃耆、桂枝、桑葉、薄荷、魚腥草、生薑、紅棗、甘草。
功效:
- 這個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常被用在日常防疫,特別在流感、新冠流行的時期。
- 注意飲用量,適量就能避免腹瀉。 [23]
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 6:山藥排骨補氣湯
成分:排骨、山藥、紅棗、黨參、薑片、蔥段、料酒。
功效:
- 山藥和黨參能增強身體的氣血循環,搭配排骨提升營養價值。 [7]
透過這些提升免疫力中藥配方,再搭配日常均衡飲食,你的身體防禦力就能增強了。
結論:要提升免疫力,吃的最好方便又多營養
(圖源:Photo by Helen Shi on Unsplash)
本篇文章分享了免疫力的基本概念,
也從中醫的角度帶你認識「正氣」與免疫力之間的關係。
接著我們整理了免疫力不好常見的 7 大症狀、可能的 6 大原因,幫助你更清楚自己身體的警訊。
最後,我們精選出 6 種常見又實用的中藥配方,幫助你從根本調理、強化免疫系統。
除了平時養成規律作息、飲食均衡、適度運動以外,
也可以透過中藥調養,來改善體質、提升正氣。
只要用對方法、吃對東西,讓身體回到平衡狀態,
自然不容易被病毒細菌入侵,整體健康也會跟著提升。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中醫學對免疫力的觀點與調理
參考資料 2:中醫與免疫力
參考資料 3:傷口一直好不了?中醫警告:超過4週仍未癒合,恐是「這原因」造成
參考資料 4:強肺養好氣,遠離便祕、掉髮、皮膚不適!從1招呼吸開始
參考資料 5:骨關節病或因腎氣不足
參考資料 6:Wiertsema, S. P., van Bergenhenegouwen, J., Garssen, J., & Knippels, L. M. J. (2021).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the Immune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roughout Life and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Optimiz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Nutrients, 13(3), 886. https://doi.org/10.3390/nu13030886
參考資料 7:虛胖、常感冒、容易累…小心你「氣虛」了!中醫補氣血這樣吃
參考資料 8:中醫名詞術語辭典» 肝主疏泄
參考資料 9:Glaser, R., & Kiecolt-Glaser, J. K. (2005). Stress-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5(3), 243-251. doi: 10.1038/nri1571
參考資料 10:失眠是心腎不交的警訊!按按腳底安神穴位養腎又強心- 第2頁
參考資料 11:Garbarino, S., Lanteri, P., Bragazzi, N.L. et al. Role of sleep deprivation in immune-related disease risk and outcomes. Commun Biol 4, 1304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1-02825-4
參考資料 12:腎藏志,你的雄心壯志都藏在腎精裡
參考資料 13:後天之本 – 腸胃
參考資料 14:《運動與中醫的健康觀》氣血水篇
參考資料 15:秋天是調養肺臟的佳機 怎樣寶貝您的「肺臟」
參考資料 16:女人35歲開始老化, 中醫:「身體這部位」最明顯
參考資料 17:Pangrazzi, L., & Weinberger, B. (2020). T cells, aging and senescence.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134, 110887. doi:10.1016/j.exger.2020.110887
參考資料 18:腎精充足就能長壽!中醫博士教你10招+6食材補腎- 第3頁
參考資料 19:Calder, P. C. (2013). Feeding the immune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72(3), 299–309. doi:10.1017/S0029665113001286
參考資料 20:羊肉爐進補有什麼功效?哪些禁忌與配料要注意!
參考資料 21:秋天就該吃熱量超低「白木耳」6大功效以及食用禁忌!多喝銀耳湯真的可以補充膠原蛋白嗎?
參考資料 22:八珍湯有助補血?中醫拆解八珍湯功效及月經不調原因
參考資料 23:〔微型展〕藥材中的生物學(四)—防疫植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