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感到目標好像遙不可及,或是缺乏動力繼續前進?當面對挑戰時,是否容易退縮,覺得堅持下去變得很艱難?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前路漫長,自己的努力似乎無法得到回報,或是總覺得身邊的人、環境無法給予我們足夠的支持。心進化認為自我激勵就像是我們內在的一股無形力量,能夠在沒有人督促的情況下,幫助我們前進、突破困難、發掘潛能,最終達成我們的目標。
一、什麼是自我激勵?
(圖片來源:Photo by Fab Lentz on Unsplash)
1.什麼是自我激勵?
自我激勵 (Self-Motivation) 是指個體擁有一種內在的心理特徵,使其能夠在不需要外界的獎勵和懲罰作為激勵手段的情況下,為了自己所設定的目標而自我努力工作。換句話說,自我激勵是一種源自內在的動力,它驅使我們積極主動地採取行動,克服惰性與拖延,並堅持不懈地追求目標 。
2.為什麼我們需要有自我激勵?
德國專家斯普林格在其著作《激勵的神話》中精闢地指出:「強烈的自我激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這句話深刻闡述了自我激勵在個人成就中的核心地位。自我激勵就像是推動我們邁向成功的引擎,激發我們採取行動,並幫助我們掌控自己的命運。
它對個人的學習、工作效率、情緒調節以及最終的成功至關重要。自我激勵讓我們能夠朝著理想的生活邁進,並在每一次的努力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不斷前行,實現人生的目標。
二、激勵對我們的 5 大好處
(圖片來源:Photo by Justin Veenema on Unsplash)
1. 提高生產力與效率:自我激勵的關鍵力量
許多人面對工作或學習時容易分心,拖延或感到焦慮,但自我激勵能將這些情況扭轉。當我們擁有自我激勵時,能夠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在心中保持對這些目標的強烈渴望,讓我們能專注於眼前的工作,讓內心充滿動力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並且能專注於當下,避免走神或浪費時間。
2. 增強抗壓與適應力:在困境中依然堅持
生活總是充滿不確定性,我們經常會遇到挑戰和壓力,甚至是失敗。在這樣的時候,自我激勵成為了我們心靈的支柱。它能幫助我們保持積極的心態,在逆境中找到希望,並且迅速調整情緒,這種調適能力讓我們不容易被情緒或困境打垮,而是選擇從中學習與成長。
3. 強化個人成長與學習能力:不斷精進自我
自我激勵是促使我們成長的重要動力。它驅使我們主動學習、挑戰自我,並不斷超越自己的極限。我們不再停留在舒適區,而是勇敢地迎接每一個新的挑戰,無論是學習新的知識還是掌握新的技能,能夠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實現個人的持續成長與精進。
4. 增進自信與成就感:從挑戰中獲得力量
自我激勵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培養一種樂觀 (Optimism) 的態度,能夠提升我們的自信心與成就感,而且當我們看到自己通過努力達成某個目標時,這不僅帶來強烈的成就感,還能增強對自己的信心,讓我們敢於挑戰更多的未知。這種正向循環會讓我們更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並且願意嘗試更多新事物。
5. 轉化為行動的力量: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自我激勵激發我們的行動力,引導我們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 。它促使我們將注意力從問題本身轉移到尋找解決方案上,因為行動是治愈恐懼的良藥,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恐懼,自我激勵能讓我們積極主動地採取行動,改變現狀,實現我們的目標。
三、自我激勵要有的關鍵四要素
(圖片來源:Photo by Randy Tarampi on Unsplash)
1.有個人成就動力
當我們擁有強烈的個人成就動力時,我們會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並不斷努力實現它們。在學業、工作或生活中,這股動力幫助我們克服各種障礙,挑戰自己,並在過程中不輕言放棄。
就像當我們決心要打破某項紀錄或完成一個重要項目時,這股內在的驅動力會讓我們專注並持續努力,即使面對困難,我們也會選擇前進,而不是停止。
2.對目標有承諾
對目標的承諾意味著一個人對自己設定的目標有著深刻的責任感,並且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無論是個人目標還是組織目標,這種承諾都要求我們不僅設定清晰的目標,還需要持之以恆地努力,並對自己的行動負責。這並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是實際的行動和毅力,這種承諾感是自我激勵的重要支撐。
3.有主動性
主動性是指我們不等待別人的指示,而是自己主動去採取行動,抓住機會並創造新的機會。擁有主動性的人不會只是被動地接受工作或生活中的安排,而是會積極尋找和創造機會,並主動開始行動。
這樣的態度讓我們能夠在各種情況下把握住每一個機會,勇氣練習課能促使我們在生活中不斷挑戰自己,開創新的機會,並付諸實踐,從而不斷推進自己的目標。
4.有樂觀的心態
樂觀是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依然保持正向思維的能力。這種心態讓我們在遭遇挫折時,依然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困難並最終達成目標。樂觀不僅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也是一種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態度。當我們面對困難時,樂觀的人會認為這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而不是讓它們成為我們放棄的理由。
關鍵四要素 | 內容描述 |
有個人成就動力 | 擁有強烈的個人成就動力時,我們會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並不斷努力實現它們。 |
對目標有承諾 | 擁有責任感,對設定的目標全身心投入。這不僅是口頭承諾,而是透過行動和毅力展現堅持。 |
有主動性 | 不是只等待機會,而是主動創造機會。勇於行動,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在挑戰中成長。 |
有樂觀的心態 | 面對挑戰時保持正向思維,相信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而非放棄的理由。樂觀讓我們更有韌性與行動力。 |
四、自我激勵的常見六大挑戰
(圖片來源: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1. 拖延
拖延是自我激勵中最常見的挑戰之一。我們明知道某些任務該做,但總是遲遲無法行動。這背後的原因往往不僅僅是懶惰,更多的是對任務的恐懼。無論是對任務的難度、對未知的焦慮,還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這些都可能讓我們選擇逃避,進而進入拖延的死循環。
拖延本身會讓我們錯失機會,積壓壓力,並增加負罪感。甚至當我們拖延的時候,往往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解釋為何沒做,這又會加重內心的壓力。
反思:你是否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拖延的情況?是對結果的恐懼還是對過程的無法接受,讓你選擇了拖延?
2.缺乏明確的目標
目標不僅是我們的導航儀,它還能提供動力,激勵我們朝著某個方向前進。然而,很多時候,我們設立的目標往往模糊不清,或者目標過於抽象,這使得我們無法真切地感受到目標的重要性,也難以在實現過程中感受到進步的動力。這樣的目標不僅讓我們感到困惑,還容易讓我們在面對挑戰時,選擇放棄。
反思:你最近設定的目標有沒有設置一個可以衡量的標準、和清晰的時間表?
3. 恐懼失敗
一個人失敗的最大原因,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充分的信心,甚至以為自己必將失敗無疑。當我們對失敗過於恐懼時,我們往往選擇不去嘗試,或者過於保守,這樣的結果反而讓我們失去了成長的機會。害怕失敗是一種普遍的情緒,但過度的恐懼會讓我們裹足不前,不敢嘗試新的事物,甚至放棄已經開始的努力。
反思:你有沒有因為害怕失敗而選擇放棄某些挑戰?
4. 陷入舒適區
舒適區是一個讓我們感到安全和放鬆的地方,但它卻也可能成為我們停滯不前的陷阱。當我們長時間待在這個區域內,我們的進步就會受到限制。舒適區並不是壞的,它是我們的避風港,讓我們能夠休息和恢復,但如果一直待在那裡,無法突破自己,最終會讓我們失去追求新挑戰的勇氣和動力。
反思:你是否也習慣於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
5. 負面情緒的影響
消極情緒,如焦慮、憂慮和沮喪,往往會讓我們失去前進的動力。這些情緒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還會對我們的行為造成阻礙,讓我們陷入不自信、消極的情緒中。但是,情緒的影響是可以管理的,我們完全有能力去轉換這些情緒,讓它們為我們提供力量,而不是讓它們成為我們的絆腳石。
反思:當你感到焦慮或沮喪時,會不會因為情緒的主導而選擇停止行動?並試著觀察自己的情緒?
6.缺乏耐心和即時回饋
達成目標需要時間和持久的努力,然而在這過程中,我們往往希望能夠立刻看到結果。如果我們缺乏耐心,就會容易感到沮喪,甚至放棄。而且,當我們沒有即時的回饋時,會難以評估自己的進展,進而降低動力。所以,學會耐心等待成果,並積極尋求回饋,是保持自我激勵的重要方式。
反思:當你發現自己對結果過於焦慮時,你是否有享受過程中的每一步?
五、這三種情境特別需要啟動自我激勵魔法
(圖片來源:Photo by Tegan Mierle on Unsplash)
1. 追求需要長期投入和延遲回報的目標
有時候,當我們開始一個新習慣或學習新技能,心中充滿了熱情,剛開始幾天,感覺一切都很順利。但過了幾天後,竟然開始懷疑自己:「我真的能做到嗎?」或是就會慢慢不再持續,像是剛開始要跑步時,跑了五分鐘就喘不過氣,想放棄。
這時候,最需要的是自我激勵!我們可以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為了未來的自己,這樣的小步伐,終將帶來大改變。」當你開始懷疑時,對自己說:「進步就算微小,我也在前進!」
每一次去健身房或每天學習一點小知識,都是投資自己的未來。面對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學會享受每一次小小進步的感覺,並且不忘給自己一些小獎勳。
可以試試看:
- 設定小而具體的目標,例如「今天比昨天多跑3分鐘就好」或「今天學10個單字就好」,讓自己不至於被目標嚇到。
- 每達成一個小目標,給自己一個小獎勳,比如吃個喜歡的點心,這樣能保持動力。
2.面臨挑戰性任務有挫折、失敗時
我們都經歷過那種情況,明明已經拼了全力,卻還是搞砸了。這時候,有沒有一個聲音在你心裡默默嘀咕:「是不是我不夠聰明?還是這不是我應該做的事情?」這種時候,負面情緒像潮水一樣湧上心頭,「為什麼我總是做不好?」
可當然不是!當我們感到挫折的時候,正是自我激勵的時刻。記住,沒有成功的路是直線的,過程中的起伏才是故事的一部分。就像掉進泥坑時,你可以選擇蹲下來自怨自艾,或者站起來拍拍身上的泥,繼續前行。
當我們面臨挫折時,最重要的不是問「為什麼會失敗」,而是問「我能從這次失敗中學到什麼?」我們得讓自己相信,這一切都是進步的一部分,每一次跌倒,都是讓我們站得更穩的一步。是時候對自己說:「沒事,我可以再來一次,而且這次我會做得更好!」
可以試試看:
- 記下自己的失敗和反思,然後找到學到的教訓。
例如,「這次我為什麼沒做對?我能改進的地方是?」 - 每次失敗後,鼓勵自己:「這次我學到了___,下一次會更有效率。」
- 給自己的努力一個鼓勵,無論是吃一塊巧克力還是是一頓自己喜歡的餐點。
3.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未來總是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尤其是當我們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常常會感到迷茫:「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確保未來是對的?」這時候,自我激勵就成為很重要的指引。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掌控現在,未來的事,交給時間。」
可以試試看:
- 當對未來感到焦慮時,列出三個你當前能控制的行動,將焦點放在當下可以做的事,而不是無窮的未知,並且對自己說:“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強大。”
- 當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時,對自己提醒:「無論結果如何,我至少在努力,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六、我怎樣才能保持動力?10種技巧幫助你達成目標
(圖片來源:Photo by Xan Griffin on Unsplash)
1.尋找目標的「為什麼」:
在追求任何目標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起點。當我們的目標與內心深處的願望或價值觀相符時,動力就會自然湧現。當我們感到疲憊或想要放棄時,回想這個「為什麼」,那份執著與熱情就會再次燃起。
當遇到挑戰或困難時,回想這個「為什麼」,它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前行的道路。每次當我們覺得想要放棄時,回顧自己當初為何選擇這條路,這將幫助我們保持動力,並將每一次的努力轉化為有意義的成就。
現在,停下來問問自己:你現在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你選擇了它?
2.確保你的目標與你的價值觀相符
如果我們的目標與核心價值觀不一致,最終會感到空虛和疲憊。因此,在設定目標時,請問自己:「這個目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它是否符合我真正的信念?」例如,如果深信家庭至上,那麼每一個關於工作或事業的決定,都應該考慮是否會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勇氣練習課課程中能夠建立明確的價值觀,不僅能幫助我們做出更智慧的決定,也能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依然堅定不移,朝著對的方向前進。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我們價值觀的延伸,這樣我們會感到自己每天都在為更高層次的自我成長而努力。
那麼,你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呢?家庭、健康、自由、服務他人還是自我成長?
3.設定具體目標並分解目標:
當我們面對一個大目標時,常常會被其龐大的體積嚇到,甚至選擇放棄。這時,最好的方法是將大目標分解成小步驟。每達成一個小目標,你都會獲得一種成就感,這樣的成就感會讓你更有信心與動力繼續前進。
比如,若目標是寫一本書,那麼可以將它分解成每天寫一個小章節,甚至每天寫500字。當我們逐步達成這些小目標時,你會驚訝於自己完成的速度和成就感。分解目標的過程讓你明白,不必一次完成所有事情,只要每一天都往前邁進一點點,成功就會不期而至。
現在,停下來問問自己:你現在目標中,你會如何分解它呢?
4.從微小的勝利開始,建立持之以恆的信心:
當我們開始設立小目標後,接下來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專注於那些微小的勝利。這些看似不大的成功,卻能帶給我們實實在在的進步感,並且激勵我們繼續前行。正是這些微小的勝利,讓我們在挑戰面前保持信心,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克服各種困難。
不論目標的過程中有多少阻礙,只要我們堅持不懈,這些點滴的成就將不斷累積,幫助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不輕言放棄。
那麼,最近你有經歷哪些微小的勝利呢?這些小小的成就又如何激勵你繼續向前呢?
5.創造一個獎勵制度:
誰不喜歡得到獎勵呢?為自己設立一些小小的獎勵,不僅能讓我們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保持動力,還能帶來滿滿的成就感。這些獎勳不一定非得是物質上的,有時候,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時刻,比如去看一部電影,或者享受一頓美味的晚餐,都是很棒的選擇。
這樣不僅讓目標的達成變得更有趣,還能讓我們在追求目標的路上感受到更多的愉悅和滿足,鼓勵我們邁向下一個目標。
那麼,當你達成一個小目標時,會給自己什麼樣的小獎勵呢?這獎勵如何激勵你繼續前行呢?
6.將任務變得有趣:
有時候,當一項任務變得枯燥無味,我們可能會發現很難保持持續的動力。這時,可以試試將任務變得有趣一點。無論是為自己設立挑戰,還是發掘任務中有趣的部分,都能幫助我們在過程中保持專注與動力。這樣不僅能減少壓力,還能讓我們更享受每一步的努力,最終讓達成目標的過程變得更加自然且充滿樂趣。
現在,想想看:你會如何讓一項看似枯燥的小任務變得更有趣呢?
7.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
有時候,我們太過專注於目標的最終結果,反而忽略了實現過程中的快樂和學習。事實上,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寶貴的學習和成長機會。在追求目標的路上,將任務變有趣,也能專注於每一個當下的努力,享受自己成長的點滴,這樣不僅能達成目標,還能提升自己的技能,開拓視野。當你開始真正享受過程,成功也就會變得更加自然,甚至讓人感到輕鬆。
現在,想想看:最近的一個小任務過程中,有什麼是你可以專注的地方?
8.利用「未來」自我干預:
當我們設立目標時,有個小技巧可以幫助自己不輕易放棄,那就是讓未來的自己來“干預”當下的行為。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其實就是在心裡創建一個“未來自己”的形象,這個未來的你會對今天的行為負責。
當你想懶散一會,或者覺得想放棄時,試著想像未來的你會怎麼看今天的自己。這樣一來,你會不自覺地提醒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並用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當下的挑戰。當我們面對誘惑或想拖延時,可能會覺得眼前的享樂更誘人,但是,當你想像未來的自己會因為今天的拖延而感到沮喪,這會讓你更容易做出改變。
這種「未來視角」讓你在做選擇時不再只看眼前的誘惑,而是會從長遠的角度來思考,並且更願意立即行動,可以更好地避免拖延。這就有點像給自己設了一個小小的心理提醒:「未來的我一定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
那麼,你最近有想要拖延或放棄的小任務嗎?想像未來的自己會怎麼看待現在的選擇?
9.自我憐惜: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該忘記給自己一些寬容和空間。每一分努力都值得尊重,無論是身心還是時間上的投入,都應該被珍惜。適時地休息和放鬆,允許自己有些懈怠和疲倦,能避免過度勞累導致心態崩潰。持續努力並不意味著不斷消耗自己,懂得疼惜自己,給自己適當的休息,才能保持高效,走得更遠。
那當你感到疲憊時,你會如何讓自己放慢腳步,重新調整呢?
10.一群朋友互相支持與鼓勵:
成功的道路並不是孤單一人的旅程,擁有一群支持你的朋友會讓這段路程變得更加輕鬆和愉快。這些朋友在你低落時提供安慰,在你成功時一起歡呼。當你遇到困難時,他們的支持能幫助你重新振作;當你達成目標時,他們會與你共同慶祝。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這條路,不僅能增加你的動力,還能讓你在互相鼓勵中不斷進步。
現在,想想看:你想達成的目標,是否有同好圈可以加入呢?
自我激勵的力量來自於持續行動與心態調整
自我激勵不僅僅是短暫的衝動,而是一種需要長期養成的心態和習慣。要在生活中保持動力,我們需要設定清晰的目標,並持之以恆地朝著這些目標努力。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能激發出更多的動力,這樣的良性循環會幫助我們克服困難,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在這個過程中,建立有力的習慣,像是定期反思和設定具挑戰性的目標,將會讓自我激勵變得更加穩定。這些習慣不僅幫助我們在低潮時保持冷靜,也讓我們在挑戰中找到新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自我激勵是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我們必須學會從每一次的失敗中吸取經驗,並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策略。在勇氣練習課中,能培養這種靈活應對的能力,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跨越當前的困難,更能讓我們在長期的努力中保持動力。
參考資料1: HARVARD BUSINESS REVIEW-How to Keep Working When You’re Just Not Feeling It
參考資料2:healthdirect- Motivation: How to get started and staying motiv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