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水總是流不停,分不清楚是過敏還是感冒嗎? 你知道流鼻水時,鼻水各種不同顏色所代表的症狀嗎?若沒有瞭解流鼻水的原因,可能導致症狀越來越嚴重,只要懂得對症下藥,像是使用吸鼻器,即可有效對抗寶寶流鼻水的困擾,不必再衛生紙不離身、晚上睡不著。
流鼻水怎麼辦?以下告訴你造成流鼻水的各種原因,以及 9 招醫師推薦有效停止流鼻水的方法,讓你不再因流鼻水而感到困擾!
流鼻水的原因有哪些?
流鼻水是常見的鼻腔症狀,會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以下簡單介紹幾種主要的成因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主要原因為環境中存在有會引發患者過敏反應的各種過敏原,而造成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眼睛癢、喉嚨癢等不適症狀。常見的過敏原包含塵蟎、花粉、黴菌、動物皮毛、空氣污染等物質。
若患者長期暴露在這些環境中,則容易導致症狀反覆發作或惡化,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建議尋找專業醫生診斷找出過敏原,並採取相對應的治療。
非過敏性鼻炎
和過敏性鼻炎最大的不同為造成發炎的原因並非有明確的過敏原,可能是氣溫、濕度、氣味或飲食所造成鼻炎症狀。相較於過敏性鼻炎,非過敏性鼻炎也較少出現眼睛癢、喉嚨癢等典型的過敏症狀。
常見的類型包含血管運動型鼻炎、老年性鼻炎、妊娠性鼻炎等,往往因生理變化或環境刺激而反覆發作,大部分患者可有效控制病狀,改善生活。
鼻竇炎
鼻竇炎即為鼻竇發炎所引起的一種疾病,鼻竇是位於鼻腔周圍顱骨中的一些含氣空腔,與鼻腔相通,共有四對,可過濾與加濕吸入的空氣。當這些鼻竇因發炎、過敏、或細菌、病毒感染導致開口阻塞,使鼻竇中的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或流通,即有可能造成鼻竇炎。症狀包含鼻塞、流鼻水、頭痛、發燒、口臭等。
感冒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鼻子和喉嚨感染,症狀通常在感染後的1-3天出現,常見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塞、咳嗽、喉嚨痛、打噴嚏、頭痛等,有時也可能出現輕微發燒或疲倦感。雖然大部分一般感冒的症狀不會太嚴重,但若沒有尋求適當治療,仍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或與工作表現,除就醫外,也建議多休息、喝水。
若小孩感冒,鼻水流不停,由於他們無法自行排出,也可透過吸鼻器來幫助小孩緩解不適。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不僅傳播速度快,痊癒時間也較長,常於季節交替期間流行,流感症狀通常比一般感冒更嚴重,包含全身無力、肌肉酸痛、發燒、頭痛、流鼻水、咳嗽等,有時還會伴隨噁心或腹瀉,且容易引發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建議可接種流感疫苗事先做好預防。
腦脊髓液外洩
腦脊髓液是一種包裹著大腦和脊髓的液體,當車禍或跌倒造成創傷性損傷,或因手術、先天性疾病等原因,使得周圍的液體洩漏時,就會發生腦脊髓液漏。而鼻子和鼻竇即為兩個最常滲漏的位置,腦脊髓液鼻漏的典型症狀通常為鼻子單側持續或間歇性流鼻水,與一般感冒造成的兩邊鼻腔同時流鼻水的情況不同。
認識各種鼻水、鼻涕的顏色

鼻水(又稱為鼻涕)是指鼻子中的黏液,由水、蛋白質與一些脫落的細胞組成,主要功能在於保護呼吸道。正常狀況下,鼻涕的分泌是持續性的,無色透明,因為分泌量少,且鼻腔與食道相通,因此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吞下,最後由胃部分解處理。
鼻涕具有三大功能:
- 濕潤並溫暖吸入的空氣:幫助鼻腔濕潤,當冷空氣進入時,讓吸入鼻腔的空氣有適當的加溫與濕潤效果,有助於吸入讓吸入肺部的空氣更加舒適。
- 黏著空氣中的粉塵和細菌:可作為人體的第一道過濾,有效黏住空氣中的污染物、細菌,病原體,避免鼻腔吸入,減少對呼吸系統的負擔。
- 抗菌保護:鼻涕中有少量的抗體和溶菌酶,能夠消滅微生物,達到防禦作用。
透明清澈
一般來說,透明、清澈的鼻水為正常且健康的狀態,具有保濕、過濾空氣灰塵與病菌的功能,當天氣變冷,鼻水的量會增加,幫助調整吸入空氣的溫度與濕度。但若持續大量的流鼻水,或甚至隨著其他如打噴嚏、鼻塞、喉嚨癢等症狀,即可能開始有病原入侵或是過敏性鼻炎正在發作,應視情況尋求專業診斷與治療。
乳白色
當流鼻水的症狀從無色、清澈的透明狀態變成乳白色,通常為感冒初期的徵兆之一,身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啟動以對抗病毒,此時鼻腔內的鼻粘膜會開始腫脹,鼻涕的黏稠度增加,顏色也隨之改變,這是因為鼻腔內的白血球與其他免疫細胞正在與入侵的病原體作戰,也有可能伴隨著鼻塞、喉嚨痛等症狀,應多休息與觀察。
黃色、黃綠色
當病毒感染的更加嚴重,轉為出現黃、黃綠色的鼻涕,此時可能已經出現細菌感染,近一步發展為鼻竇炎的症狀。黃綠色的鼻涕不僅粘稠也量多,通常會伴隨鼻塞加重、發燒或頭痛的現象。若症狀持續超過多天或逐漸惡化,建議儘早就醫,透過專業醫生診斷尋求適合的治療方式,避免感染擴散轉為慢性鼻竇炎。
粉色、紅色
當鼻腔太乾燥,尤其是氣候乾冷季節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時,鼻腔粘膜容易因變得脆弱而失去寶呼性,導致出現流鼻血的情況。此外,若有挖鼻孔、過度擤鼻涕或是受到外力傷害造成鼻腔組織受損,也極有可能造成流鼻血或是鼻涕中帶有少量血絲。大多數屬輕微狀況,但若頻繁出血或血量較多,建議儘速就醫檢查。
褐色
當環境太乾燥,導致鼻腔內微血管破裂,鼻涕混合了少量的的血液或污染物,並且與空氣中的灰塵、污染物或凝結的血液混合,則有可能出現褐色鼻涕。這類鼻涕通常呈現黏稠狀態,有時會伴隨鼻腔乾癢或輕微的不適感。若症狀只是偶爾發生,通常與空氣品質差、過度擤鼻涕或因鼻子內太乾燥有關。
建議保持室內濕度,且避免過於頻繁地挖鼻或擤鼻,即可改善,但若長期存在,伴隨持續性鼻塞或其他症狀,也應儘速就醫。
黑色
黑色鼻涕通常為空氣污染所導致,例如長時間處於灰塵、煙塵排放量高的環境當中,使得鼻腔吸入大量的空氣微粒並與鼻涕相混合,形成深色或黑色的分泌物。或者抽菸者也因吸入煙霧與焦油,較易出現黑色鼻涕。但當非吸煙者或未長時間暴露於高污染環境中出現黑色鼻涕,則有可能遭受真菌感染,應儘速就醫檢查。
流鼻水怎麼辦?9 招停止流鼻水的方法!

(採用適當方法,即可大幅減緩流鼻水的症狀 / 圖片來源:Photo by Kyle Glenn on Unsplash)
吸鼻器
當嬰幼兒流鼻水時,由於他們還不太會擤鼻涕,當鼻涕堆積即有可能導致鼻塞或呼吸不順,此時借助吸鼻器,幫寶寶將鼻涕引流出來,即可有效緩解寶寶不適。電動吸鼻器利用腳踏產生負壓,吸鼻力較傳統手動款更強,還可空出雙手,固定幼兒位置,減少寶寶掙扎的風險,提高操作安全性與效率。
鼻子局部熱敷
使用溫熱毛巾熱敷於鼻子及鼻翼的周圍,搭配輕柔按摩,使鼻腔接觸溫暖與濕潤的空氣,能促進鼻腔內血液循環,不僅能進一步放鬆鼻部肌肉,還能緩解鼻黏膜腫脹,有效減緩流鼻水不停歇或是持續鼻塞的狀況。此方法非常簡單且容易執行,特別適合想要在家透過簡易步驟自行舒緩鼻字不適的狀況。
吸入熱蒸氣緩解流鼻水
可透過熱水盆、加濕器輔助,或利用洗澡時產生的熱蒸氣暢通鼻腔,有助於軟化黏稠的鼻涕、暢通鼻道,達到舒緩鼻塞與流鼻水不適的效果。尤其是在天氣寒冷或乾操的季節,定期使用也不失為保養鼻腔的好方法。不過,進行熱蒸氣療法時,請切記小心並注意溫度,避免水蒸氣過熱造成臉部或呼吸道灼傷。
洗鼻器
可運用洗鼻器,以生理食鹽水或專用洗鼻鹽調製而成的鹽水清洗鼻腔,將鼻腔內的細菌、分泌物、髒污、過敏原沖岀,以恢復鼻腔內的環境乾淨與濕潤,進而緩解流鼻水不停歇、鼻塞或過敏的症狀。過程簡單、安全,特別適合作為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患者的日常保養。但使用前應確保器具整潔、避免交叉感染。
控制外在環境
為預防過敏所造成的流鼻水症狀,應避免接觸環境中可能的過敏原,如花粉、塵蟎、動物皮毛等,並適時清潔居家環境,從日常生活保養做起,定期更換與清洗家中容易滋生塵蟎的家具,如床單、枕頭套、被套、窗簾、地毯等,減少與室內黴菌長期相處的機會,即能大幅降低過敏源的刺激,有效控制因過敏導致的流鼻水症狀。
食用薑片、白胡椒
無論是因感染或過敏所引起的流鼻水,都可透過溫暖鼻子,讓鼻內堆積的鼻水引流出來。例如早上可吃一碗加入薑片的熱粥,或在粥裡加入適量白胡椒,不僅能夠驅寒、刺激代謝,也使得鼻涕較容易排出,緩解流鼻水的症狀。特別適合體質虛寒、早晚流鼻水較明顯的患者,搭配環境控制,有助於從根本改善流鼻水症狀。
泡天然艾草浴
減緩流鼻水的日常保養,也可到中藥行購買艾草,以 1,000 毫升的水煮滾後,讓艾草有效的成分被釋放出來,再將藥液加入澡盆中,調整至溫熱適中的水溫再開始泡澡,當皮膚微微泛紅即可起身,避免身體水分過度流失。
泡澡後也應注意保暖,避免吹風,有助於加強身體保健。但若有過敏體質者建議先做局部測試,確保不會產生過敏反應。
不過度擤鼻涕
過度擤鼻涕會促使鼻腔內壓力劇烈變化、空氣快速流動,容易使得鼻黏膜受到更多造成刺激,造成鼻水持續產生,形成惡性循環,讓狀況更加難以控制。建議可試著緩慢呼吸,暫停頻繁擤鼻,讓鼻水自然流出 5-10 分鐘後,再輕柔擤出,不僅能避免對鼻黏膜的過度傷害,也有助於減少刺激反應,緩解流鼻水持續不停的狀況。
按摩穴位
除了透過熱敷、熱蒸氣吸入、飲食調理與環境控制等方式減緩流鼻水外,中醫的穴道按摩也是一種有助於緩解流鼻水的溫和方法,透過刺激特定穴位,可促進鼻腔血液流通。
常用穴位包含迎香穴(鼻翼外緣,與法令紋相交之處)、鼻通穴(鼻軟骨的交界處)、合谷穴(大拇指和食指交會的虎口處)、夾鼻穴(兩側鼻骨的斷面處)等穴位,可利用指腹輕壓約 1 分鐘左右,提升整體鼻子的舒適度。
方法 | 適用對象 | 方便程度 | 主要功效與特色 |
吸鼻器 | 嬰幼兒 | 適不同類型有不同得操作方式 | 幫助不會擤鼻的寶寶清除鼻涕,改善呼吸與睡眠,部分款式免手持 |
鼻子局部熱敷 | 成人、兒童 | 室內簡單操作 | 促進鼻部血液循環,減少黏膜腫脹,緩解鼻水分泌 |
吸入熱蒸氣 | 成人、兒童 | 需準備設備 | 溫潤鼻腔,軟化鼻涕,緩解鼻塞,適合乾燥或寒冷環境 |
洗鼻器 | 成人、兒童(需家長協助) | 需準備設備 | 清除鼻腔內異物與過敏原,保持鼻腔乾淨濕潤,減輕症狀 |
控制外在環境 | 過敏體質者 | 需持續維護 | 減少塵蟎、花粉等過敏原,預防過敏誘發的流鼻水 |
食用薑片、白胡椒 | 無特殊飲食限制者 | 容易準備 | 利用溫熱食物溫暖鼻腔,促進鼻水排出,有助提升免疫力 |
泡天然艾草浴 | 成人 | 需備藥材與時間 | 利用艾草溫熱效果,驅寒活血,緩解鼻部不適 |
不過度擤鼻涕 | 任何年齡 | 隨時可做 | 避免過度刺激鼻黏膜,讓鼻水自然流出後輕柔擤鼻,有助減少分泌 |
按摩穴位 | 任何年齡 | 隨時可做 | 刺激特定穴位,促進氣血流通,舒緩鼻塞與流鼻水 |
流鼻水不擔心!找到對的成因,對症下藥,即可有效緩解!

透過本篇文章,我們已更加瞭解流鼻水的各種原因,以及有效停止流鼻水的方法,除了熱敷、泡艾草等療法,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像是控制環境過敏原,例如塵滿、寵物毛等,或是食用薑片、白胡椒
去進一步改善,此外,也切記不要過度擤鼻涕,這是身為過敏兒的大家,最常犯的錯誤,做好良好的生活控管,即可為你留鼻水的症狀,提供更好的緩解效果。
然而不僅成人小孩,就連嬰兒都可能有過敏流鼻水的困擾,甚至是感冒而導致父母親憂心忡忡,吸鼻器操作簡單,能有效防止嬰兒鼻涕倒流,讓爸媽小孩皆可睡得安心,生活品質隨之提高!
參考資料 1:什麼是過敏性鼻炎?
參考資料 2:季節性疾病介紹:過敏性鼻炎
參考資料 3:2024 鼻科衛教手冊-常見的過敏性鼻炎與非過敏性鼻炎之藥物治療
參考資料 4:一直鼻塞,就是過敏性鼻炎嗎?原來還有「非過敏性鼻炎」
參考資料 5:揭開鼻炎的迷思:4種你可能不知道的非過敏性鼻炎
參考資料 6:鼻竇炎
參考資料 7:鼻涕流不停 你是鼻過敏還是鼻竇炎?
參考資料 8:Ming Pao: 天氣轉涼鼻敏感加劇 醫生教3招紓緩鼻敏感
參考資料 9:了解腦脊髓液漏:卡納塔克邦阿波羅醫院的症狀、原因和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10:「鼻水」流到快崩潰…竟然是腦脊髓液
參考資料 11:鼻涕顏色傳達的訊息
參考資料 12:健康網》中醫辨證4種鼻涕 授6穴位緩解感冒過敏
參考資料 13:噴嚏打不停,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性鼻炎
參考資料 14:健康Q&A~淺談春季過敏「過敏性鼻炎」
參考資料 15:是鼻過敏嗎? 從鼻涕顏色判讀健康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