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蟎是肉眼無法察覺的微小生物,卻幾乎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居家的生活中,台灣潮濕的天氣更是適合塵蟎生長的環境。你是否也曾經在睡覺時或早上起床時感到身體特別癢?懷疑是塵蟎咬所導致的呢?

其實透過定期清潔家中環境,可以大幅降低生活中塵蟎咬的機率,運用空氣清淨機,更可以幫助減少環境中的塵蟎過敏原。

若家中塵蟎過多,塵蟎咬不僅對健康造成影響,也會有不適症狀,如同蚊蟲、臭蟲咬的症狀相似,皮膚都會發癢、看起來紅腫,是否有時候會難以分辨?而兩者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其實塵蟎咬人是一種迷思,本文將帶你介紹為什麼會覺得塵蟎咬人,以及相關的防範方法!

什麼是塵蟎?

塵蟎長怎樣?

塵蟎體型微小,肉眼無法看見,因此很難被發現。根據報導,他們的體型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毫米,必須在顯微鏡下才看得到,壽命可長達三個月。

塵蟎之所以在家中這麼普遍,是因為它們主要以人類的死皮細胞作爲主要食物來源,平均而言,一個人每天會脫落 1.5 克的死皮細胞,這些死皮細胞一次可以養活高達 100 萬隻的塵蟎。也因此,塵蟎最喜歡以死皮細胞堆積的地方為家。

塵蟎來源?

塵蟎通常不會停留在空氣中,主要寄居在如寢具、床墊、地毯、床簾等地方,幾乎每個家庭中都會有塵蟎的存在。塵蟎最喜歡炎熱潮濕的氣候,濕度為決定房屋中塵蟎含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因為塵蟎不像人一樣喝水,而是從空氣中吸取水分,因此台灣的氣候也相對容易堆積塵蟎,而在濕度較低的地區,塵蟎則難以生存。

因此,可盡量定期清潔家中環境,打掃過程中,塵蟎也可能會飄散在空氣中,此時可搭配空氣清淨機加以輔助,降低自己吸入塵蟎的機會。

塵蟎咬與臭蟲咬的差別?

塵蟎咬與臭蟲咬症狀相似,但成因與影響大不同 / Photo by Victoria Kurcheva on Unsplash
(塵蟎咬與臭蟲咬症狀相似,但成因與影響大不同 / Photo by Victoria Kurcheva on Unsplash

塵蟎與臭蟲一樣都是害蟲,叮咬也都會引起皮膚刺激,但這也是他們兩個差不多的相似之處了,以下將介紹兩種害蟲叮咬的差別

塵蟎咬

其實塵蟎並不會咬人、螫人或鑽入人的體內,但卻會實際影響人的健康,人之所以會覺得被塵蟎咬,感到發癢、紅腫,是因為對塵蟎過敏的人,會對吸入塵蟎糞便、尿液或腐爛屍體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

這些過敏原可能引發輕度至重度的過敏症狀。輕度症狀包含打噴嚏、流鼻水等,重度可能引發氣喘發作或呼吸困難。在晚上或白天通常會覺得塵蟎過敏的症狀更嚴重, 是因為塵蟎喜歡床、枕頭等地方,也因此,待的時間越長,感到塵蟎咬人的症狀則更明顯。

臭蟲咬

成年的臭蟲為紅褐色,身形體長約 0.25 公分,身體為橢圓型、扁平狀,有六條細長的腿和兩根觸角,臭蟲有一個細長的口器,稱為喙,他們主要用喙刺穿人的皮膚、吸食人的血液,臭蟲叮咬也會引起某些人的皮膚反應,傷口通常為凸起的紅色腫塊,類似蚊子叮咬,但有些人也可能出現較大面積的腫脹傷痕。

如何預防塵蟎?

透過日常生活的 4 大妙招有效預防塵蟎咬  / Photo by taylor hernandez on Unsplash
(透過日常生活的 4 大妙招有效預防塵蟎咬  / Photo by taylor hernandez on Unsplash

降低家中濕度

塵蟎喜歡生活於潮濕的環境中,也因此更容易在濕度高的環境中繁殖,家中盡量保持室內濕度於 50% 以下,有助於降低塵蟎存活的機率,也可利用空調或除濕機幫助降低空氣中的濕氣,於廚房或浴室可使用排風扇去除環境中的濕氣。也記得時常開窗保持室內通風,讓空氣可互相對流,降低發生過敏反應的機會。

減少環境中塵蟎

可定期使用吸塵器打掃家中環境,經常以濕拖把清潔地板、濕布擦拭家裡家具、櫃子,以減少清潔時可能揚起的灰塵,避免過程中吸入更多過敏原。建議每星期固定更換床上用品,並以 60 度以上的高溫清洗烘乾,或利用陽光曬於室外高溫殺菌,定期除塵減少家中塵蟎的數量。

挑選合適家具

家中的寢具、窗簾、地毯等布織品是最容易堆積塵蟎的地方,在挑選或替換家具時,建議可選擇硬質表面的家具,例如以百葉窗簾代替布質窗簾、皮製沙發替代布沙發,使用防蟎的寢具產品,透過較緊密的布料防範塵蟎的侵透。雖然帶有細節的裝飾品、家具很漂亮,但這些縫隙往往可容易積滿大量灰塵,較不建議。

此外,毛絨玩具也是塵蟎滋生的好地方,可盡量減少家中的絨毛娃娃數量同時也固定清潔。

藥物控制

透過口服抗組織胺或是外用類的類固醇藥膏,可有效緩解塵蟎過敏的症狀,若症狀太過於頻繁或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例如氣喘不斷發作或是服用藥物後但症狀卻未改善,則建議尋求專業醫師治療。

但想要預防塵蟎過敏,最重要的還是得降低塵蟎出現的機率,從塵蟎滋生的源頭開始處理,避免讓自己暴露在大量具有塵蟎的環境中,是最好的做法。

方法實際做法
降低家中濕度盡量讓室內濕度保持 50% 以下
減少環境中塵蟎定期打掃清潔家裡
挑選合適家具以硬質材質代替布料
藥物控制口服抗組織胺或是外用類的類固醇藥膏

透過日常生活習慣養成,減少塵蟎持續生長

塵蟎雖然微小,影響的不適症狀卻不容忽視 / Photo by Michiel Annaert on Unsplash
(塵蟎雖然微小,影響的不適症狀卻不容忽視 / Photo by Michiel Annaert on Unsplash

塵蟎引起的症狀可大可小,除了可能引起打噴嚏、流鼻水症狀外,也有機率引發氣喘、過敏性鼻炎。身上因塵蟎過敏所造成的紅點雖然與臭蟲叮咬有相似之處,但兩者的外觀、所在位置與實際症狀仍有明顯的差異,透過了解其中的成因,更可以有效判斷並採取相對應的措施。

塵蟎咬雖然是個迷思,但大量的塵蟎的確會帶來身體上的不適與生活上的困擾,日常生活中便可採取有效措施來預防,例如不讓家裡過於潮濕,保持家中濕度在 50%以下、盡量避免使用布織家具,並定期打掃居家環境,同時可使用空氣清淨機加以輔助過濾空氣中的粉塵髒污。

若症狀真的太過嚴重而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可透過藥物控制或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但首先,重要的第一步仍是避免讓自己暴露在大量過敏原環境中,因此,日常的打掃清潔仍然非常重要,若有固定按時處理,相信一定仍大幅減少塵蟎滋生的機會。

參考資料 1:What Dust Mite Bites Look Like and How to Get Rid of Them

參考資料 2:What do mite bites look like?

參考資料 3:Dust Mites

參考資料 4:Dust Mite Allergy

參考資料 5:Bed Bugs vs. Mites & Dust M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