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不正是一種常見的牙齒問題,然而,卻經常成為許多人不敢露齒微笑、不敢抬頭挺胸,甚至陷入自卑情結的主要原因。如果拖延不處理,不只會對心理造成嚴重影響,久而有之,還會出現顳顎關節、發音和咀嚼困難等問題。
本文就來詳細解析咬合不正的定義、成因、類型與矯正建議,越早發現越早治療,讓自己迎向更積極、有自信的人生,才是上上之策!
什麼是咬合不正?
簡單來說,牙齒咬合不正(Malocclusion)指的就是上下排牙齒沒有辦法整齊的對接,容易咬到舌頭或臉頰內側。從外觀來看,也較不美觀,嚴重的話甚至會有咀嚼困難、發音不標準等狀況。
最理想的牙齒排列狀態,是上下齒列之間無任何擠壓、間隙或歪斜,上排牙齒剛好蓋住下排牙齒,上下排臼齒也能剛好對齊。更詳細的說明,上排門牙覆蓋下排門牙的範圍,應落在2到4毫米;下顎犬齒的尖端要正好位在上顎側門牙和上顎犬齒間;上顎第1大臼齒則要剛好落在下顎第1大臼齒上。
咬合不正三級分類標準
若透過醫學方式進行診斷,牙醫師會使用安格式分類法(Angle’s Classification),將咬合不正的情況分成以下三種等級:
- 第一級:上下顎第1大臼齒咬合沒問題,但是其他位置的牙齒卻相當凌亂。
- 第二級:上排門牙覆蓋下排門牙過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下顎的第一大臼齒太過後面。這就是常見的暴牙、短下巴。
- 第三級:上排門牙與下排門牙合在一起時,上排門牙的咬合處位在下排門牙的內側,「戽斗」就是這種情況。第三類咬合不正會有明顯的戽斗,情況嚴重甚至會出現骨性暴牙(牙齒向前突出)與臉部歪斜的情況。
- 有研究針對第三級咬合不正進行調查,發現這是三種等級中發病率最低的類型。另一點,亞裔民族相比歐洲(1.5% 至 5.3%)和北美白種人(1% 至 4%),戽斗的盛行率高出非常多(12%),此類型的咬合不正在治療上也更具挑戰性。
咬合不正的六大類型
開咬
開咬指的是上下顎閉合時,前牙區域沒辦法垂直閉合。患者會感覺到門牙漏風、嘴巴閉不起來,甚至難以咬斷食物等。
深咬
當患者將上下顎閉合時,幾乎看不見下排牙齒,這就屬深咬的症狀。原因在於上顎門牙把下顎門牙蓋住超過一半,長久下來,上顎內側牙齦容易受損、下顎前側牙區也容易磨至敏感。
齒間縫隙大
雖然沒有上下顎咬合不準確的問題,然而過大的牙床空間,導致牙齒排列上不美觀、留出過大的齒間縫隙,也是一種咬合不正。
牙齒擁擠
與前者相反,牙床空間不足,齒列擁擠、凌亂,甚至有部分牙齒會重疊在一起。
戽斗
最容易的判別方式就是過度突出的下顎,當下排牙齒包住上排牙齒時,就是所謂的戽斗,下巴明顯看來也比較長。
暴牙
暴牙始於過度突出的上排牙齒,這會對患者造成很大的自信心打擊,在說話發音上也會受到嚴重干擾。
咬合不正的原因?
先天因素
先天的基因會影響咬合不正的情況。許多有這方面困擾的民眾,早在牙齒發育時期就已經觀察到問題,並且會隨著青春期的到來更加明顯,直至成年期定型。若提早發現孩子有此狀況,一定要盡快諮詢牙科矯正醫師,把握黃金矯正期。
後天因素
後天的生活習慣與環境也會影響咬合,例如習慣用嘴巴呼吸、吸吮手指、不正確的舌頭擺放與施力方式,都可能讓臉型漸漸歪斜,造成牙齒排列與咬合異常。
其他可能原因
還包括牙床過大或過小、牙齒萌發順序錯誤、先天或後天缺牙、外傷等。此外,全身性疾病如鼻過敏、內分泌失調、鼻中膈彎曲或扁桃腺腫大,也可能後天導致咬合不正。

(圖片來源:Photo by Lesly Juarez on Unsplash)
輕鬆檢測咬合不正
一分鐘檢測法
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咬合不正的問題,只要花一分鐘的時間,回答以下問題即可。如果有超過十項答案都是「是」,就表示需要專業醫師的介入與檢察。
1. 上下排的前牙是不是長得不好?
2.牙齒咬合時,是不是看不見下面的牙齒?
3. 上下牙齒中線,是不是對不齊?
4.牙齒的排列是不是亂七八糟?
5.有沒有虎牙?
6.有沒有戽斗?
7. 笑的時候,是不是看到很多牙齦?
8.嘴巴是不是都開著?
9.是不是發音困難?
10.是不是食物無法咬合?
11.下顎是不是凸出來?
12.臉頰是不是左右沒有對稱?
13.有沒有暴牙?
14.嘴巴閉起來時,下顎會不會出現皺紋般的緊縮?
15.對自己的牙齒排列嘴巴形狀,是不是沒有自信?
許多人會關心,矯正牙齒有沒有所謂的「最佳年齡」?事實上,越早發現越早接受治療,成效一定越好。
在兒童的成長階段,建議在七歲前接受專業矯正醫師的評估,以確定是否存在缺牙、多牙或其他影響齒列的問題。進入青少年期,12到17歲都是接受矯正的最佳年紀。成年以後,矯正的難度和癒後適應的時間會更長,若沒有立刻處理,還可能導致嚴重的慢性牙疾病。
咬合不正的副作用
咬合不正不只會影響一個人的自信,還會造成健康問題並影響生活的許多層面。這些問題包括:
- 頭部、臉頰或口腔疼痛:咬合不正的人,經常在上下顎合在一起時,咬到嘴唇的肉。咀嚼食物時,也容易因牙床的摩擦感到不適,久而久之,甚至會造成臉部和頭部的疼痛。
- 牙齒磨損與夜間磨牙:不正確的咬合導致上下排牙齒持續摩擦,即便入睡以後,也還是會出現磨牙的狀況。
- 顳顎關節受損:牙齒咬合不正,一定會出現的就是顳顎關節問題。像是關節疼痛、發出咔嗒聲、肌肉痠痛…等等。
- 咀嚼困難:吃飯時,會明顯感到吞嚥的不順暢,進而影響食物的消化與營養的吸收。
- 發音困難:沒辦法正常咬合,發音也會出現困難,沒辦法清楚說完一段話。
- 口腔衛生問題:牙齒咬合不正導致清潔問題,蛀牙、牙菌斑孳生等,都是患者經常要面對的狀況。
- 打呼與睡眠中止症:因無法正確咬合,晚上睡覺時經常出現巨大的呼聲。另外,下顎的後縮也會導致呼吸道狹窄,增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

(圖片來源:Photo by Quin Stevenson on Unsplash)
咬合不正的治療方法
方法一:戴牙套
傳統矯正器
傳統金屬牙套的適用條件很廣,原理是透過黏著於牙齒上的金屬矯正器來輔助牙齒移動,透過金屬線與橡皮筋的拉力,把牙齒調整在正確的位置上。
傳統矯正器需要配戴的時間最長,需要 18 到 36 個月。此外,傳統矯正器需要由醫師手動調整,每隔三到四週要回診一次。而在回診當天,也會因為牙齒被拉緊而比較難進食。其他缺點還包括容易卡殘渣,橡皮圈與鐵線的摩擦,可能讓口腔受傷,在清潔和照護上都要特別注意。
傳統矯正器又分成金屬矯正器和陶瓷矯正器,前者約要10到15萬,後者則要14到20萬,比起來仍是最便宜的選項。
戴蒙矯正器
戴蒙矯正器是「自鎖式矯正器的先驅」,原理是讓矯正線在矯正器裡自由滑動,讓矯正線更有彈力,免除傳統矯正器需要綁上橡皮筋的疼痛與不適。
戴蒙矯正器的治療效果比傳統矯正器更好,不適感較低,療程時間也比傳統矯正器更短。此外。因為沒有固定的矯正線、橡皮筋或鐵絲,比較不容易卡食物殘渣,同時也有透明款式可供選擇,美觀性佳。
然而,戴蒙矯正器的費用也更高,全口矯正要15到20萬。
舌側矯正器
舌側矯正器也是一種牙齒矯正的方法,不同於把矯正器黏在唇側邊,而是把特殊的矯正器放在靠近舌頭的齒面上,從外觀上看來比較不明顯。舌側矯正器的原理和其他矯正器一樣,只是放置位置不同。
由於外觀上幾乎看不見,患者不用擔心外觀上有影響,在設計上也更加光滑舒適,不用擔心會刺激黏膜。另外,由於安裝在舌側面,唾液流量大,也使食物不容易堆積,能有效降低蛀牙發生率。
只不過,由於裝置位置靠近舌頭,在狹小的空間底下,裝置的難度也大幅提升。在四種矯正方法中,採用舌側矯正器的患者也最容易在發音上受到影響,痠脹感也較強,費用也最高,將近25至35萬。舌側矯正器不用每天更換,若出現鬆脫情況則須立即處理。
隱形矯正器
許多人為了擺脫傳統矯正器的厚重與不適,在有足夠預算的情況下,會選擇使用隱適美來矯正牙齒。台北的爵世牙醫就有提供專業的隱形矯正諮詢,對於害怕被叫大鋼牙的患者來說,是相當輕鬆美麗的選擇。
隱適美沒有傳統矯正器的固定式矯正器和金屬矯正線,幾乎要近看才會發現存在於牙齒上的隱形矯正器,深受年輕人喜愛。不過,隱適美僅是市面上多種隱形牙套品牌的其中一個選項,也是最昂貴的一種。
隱形矯正器的每日配戴時間需要達到20到22小時,只有吃飯和刷牙的時候可以拿下來。持續戴一到兩週後,要再更換下一副牙套。
隱形牙套的費用大約落在十萬至三十萬之間,適合處理齒列不整、牙齒擁擠、牙縫過大或咬合不正的問題。然而,並不適用於嚴重的第三類咬合不正情況。可拆卸、透明美觀是它的優點,缺點則是需長時間配戴,價格也較為高昂。
傳統矯正器 | 戴蒙矯正器 | 舌側矯正器 | 隱形矯正器 | |
外觀 | 金屬矯正器與陶瓷矯正器 | 金屬矯正器與陶瓷矯正器 | 藏在牙齒內側,外觀看起來不明顯 | 外觀看不出來有戴矯正器 |
異物感 | 高 | 中 | 最高 | 低 |
清潔難易度 | 有影響 | 有影響 | 最為影響 | 較無影響 |
痠脹感 | 明顯 | 明顯 | 明顯 | 輕微 |
優點 | 最便宜 | 配戴更舒適,治療效果比傳統矯正器好 | 外觀不明顯,設計更光滑舒適 | 隱形美觀 |
缺點 | 治療期間最長,需由醫師手動調整,口腔容易受傷,牙齒易卡殘渣 | 費用較高 | 發音會受影響,痠脹強,費用較高 | 配戴時間長 |
費用 | 10到20萬 | 15到20萬 | 25到35萬 | 10到30萬 |
方法二:拔牙
並非所有咬合不正的案例都需要拔牙,通常僅在牙床空間過度擁擠、牙齒排列嚴重不均時才會採用此方式。若患者仍處於牙齒發育初期,或及早發現並接受矯正評估,往往可以透過較簡單、非拔牙的方式改善。拔牙屬於較積極的治療方案,需由專業牙醫師判斷,並考量外觀、功能與長期穩定性。
方法三:打骨釘
許多人聽到矯正牙齒要打骨釘,恐怕都會嚇一大跳!其實,打骨釘在牙齒矯正裡扮演重要角色,取決於每個人的咬合狀況。一般來說,如果患者的齒縫過大,齒列較凌亂,或者是上下顎骨太突出,需要收合的程度較大,醫生就會建議打骨釘。
方法四:正顎手術
嚴重戽斗、暴牙或因咬合不正而出現臉龐歪斜的患者,無法用前面三種方法矯正,必須採用正顎手術才能有效改善咬合問題。國外有一項研究發現,許多在青春期前即出現第三類咬合不整的人,在青春期之後,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會選擇進行正顎手術。
為了徹底改善顏面美觀和咬合問題,醫生通常都會建議進行正顎手術與齒顎矯正的共同治療。正顎手術的原理是透過調整顏面骨架和咬合功能,將顳顎關節定位在正確的位置上,需要高度的外科技巧。
正顎手術的消腫期為兩周,骨頭的恢復期則需要兩到六個月才會逐漸穩定、癒合。目前國內各大醫院的正顎手術約落在30到40萬元之間,具體費用會再因手術的複雜程度和醫療配備的等級而有改變。

(圖片來源: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Unsplash)
咬合不正延誤治療的後果
延誤治療會造成三個主要問題,分別是:影響咬合功能、口腔清潔困難,以及影響外觀和整體的自信。
有權威醫師指出,齒列不整影響的不只是外表的美觀,難以做好牙齒清潔才是最大的問題。若延誤矯正時機,恐導致嚴重蛀牙與牙周病的發生。儘管當下不處理,不會造成立即性的問題,長久下來的惡化情況卻會導致難以收拾的後果。
台北的咬合矯正專家
談到牙齒矯正,台北的牙齒問題專家爵世牙醫有先進的牙科設備與豐富的牙齒矯正經驗,不論是缺牙後的植牙、隱適美矯正或其他咬合問題,爵世牙醫都能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改善咬合不正,就能重拾自信笑容
許多患者長期深陷暴牙、戽斗或牙齒漏風的困擾,不但面對人群不敢開口說話,連回到家裡都不願看向鏡中的自己。只要與專業醫師諮詢並訂出治療方案,已經有非常多成功的矯正案例,證明了只要改善上下咬合的問題,一定能重拾充滿自信的笑容。
爵世牙醫有非常多年的專業診療經驗,主打給患者溫柔和安心的體驗,用最先進的設備和最專業的技術,給予最精準的醫療。上下排牙齒正常咬合、齒列整齊了,不但能大方露出燦爛的笑容,更能避免令人尷尬的口腔異味與清潔問題。別讓咬合不正成為你通往幸福生活的攔阻,若有需要,就趕快諮詢專業醫生吧!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1:
Baccetti, T., Reyes, B. C., & Mcnamara jr, J. A. (2005, July 1). Gender Differences in Class III Malocclusion. The Angle Orthodontist. https://angle-orthodontist.kglmeridian.com/view/journals/angl/75/4/article-p510.xml%20
參考資料2:
Ngan, P. (2005, September). Early Timely Treatment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 Science Direc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738746050002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