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對「無精症」這個診斷時,許多男性和伴侶往往會感到震驚與不安,擔心是否從此失去生育的機會。其實,無精症並不等於完全無望,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仍有可能透過合適的治療實現生育夢想。
無精症大致可分為「阻塞性無精症」與「非阻塞性無精症」兩大類型,每種類型下又有不同的成因與表現。了解自身的無精症類型,對於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至關重要。本文將帶你認識無精症的 2 大類型、4 種不同病灶樣態,以及目前可行的不孕症治療選項,協助你掌握生育機會,重拾希望。
認識無精症
無精症並不是沒有精液,而是精液當中沒有精蟲,當精蟲的製造或輸送過程發生問題,就可能發生無精症。無精症佔所有男性不孕症的 10%~15%,是不容忽視的男性不孕因素。此種不孕症依病灶所在不同可分為阻塞性無精症和非阻塞性無精症:
阻塞性無精症
阻塞性無精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指的是:男性體內雖然正常產生精子,但在精液檢查時,表現為沒有精子。此類無精症有以下兩種型態:
- 精道系統阻塞:輸精管道(包括附睪、輸精管等)阻塞,精子自然無法從睪丸排出體外,常見原因包括先天性的缺損或阻塞、感染、手術後影響、外傷造成組織沾黏等。
- 逆行性射精:一般男性射精時,膀胱頸會緊閉讓精液從陰莖射出,但當膀胱頸因各種原因無法緊閉,精液就會跑到尿液中。此類無精症患者在行房後檢驗尿液可以發現精子。

非阻塞性無精症
非阻塞性無精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佔所有無精症 60%,是精子生成功能異常,睪丸無法正常製造精子或製造量極少所導致的無精症。此類無精症有以下兩種型態:
- 荷爾蒙失調:下視丘腦下垂體負責分泌男性促性腺激素(FSH、LH),作用於睪丸,調控精蟲的製造。當腦下垂體或下視丘功能異常導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精子生成就會受阻。常見原因包括先天染色體異常,或是下視丘或腦下垂體經歷腫瘤、手術、放射治療等。
- 睪丸衰竭:睪丸衰竭可能來自先天染色體問題,或是後天感染、化療、放療等導致睪丸功能喪失。不過不管是先天或後天都無法治療,只能接受精蟲捐贈或是領養。
無精症兩大類型 | 四種不同病灶 | 發生原因 |
阻塞性無精症 | 精道系統,包括附睪、輸精管等 | 先天性的缺損或阻塞、感染、手術後影響、外傷造成組織沾黏 |
膀胱頸 (逆行性射精) | 射精時膀胱頸無法緊閉導致精子逆流到膀胱 | |
非阻塞性無精症 | 下視丘腦下垂體 | 先天染色體異常;下視丘或腦下垂體腫瘤、手術、放射治療等 |
睪丸衰竭 | 先天染色體問題,或是後天感染、化療、放療等導致睪丸功能喪失 |
無精症的檢查與治療
如何確認是否為無精症?
不孕症的成因相當複雜,要確診為無精症並確認無精症的病灶,需要經過許多不同的檢查。以下是無精症的檢查項目:
- 病史詢問:包括男性荷爾蒙或類固醇的使用紀錄、是否結紮、是否有性病、家族病史等。
- 理學檢查:檢查睪丸大小、副睪、精索靜脈曲張狀況。
- 血液荷爾蒙分析:抽血驗 FSH、睪固酮 (Testosterone) 等性腺激素。
- 2~3 次的精液分析與生化檢查:評估精子的數量、活動力、形態和濃度。
- 超音波檢查:檢查睾丸、輸精管和前列腺是否有異常。
- 輸精管攝影術:找出輸精管阻塞位置。
- 睪丸切片:找出精蟲製造過程的確切問題。
- 染色體分析:檢查是否有導致不孕之遺傳性異常,如克林費氏症 (Klinefelter syndrome)。
- 尿液檢查:同房後檢查尿液是否有精蟲。
各種無精症如何治療?
同樣是無精症,不同的病灶與發生原因,治療方式可能大不相同:
無精症兩大類型 | 四種不同病灶 | 發生原因 | 不孕症治療方式 |
阻塞性無精症 | 精道系統,包括附睪、輸精管等 | 先天性的缺損或阻塞、感染、手術後影響、外傷造成組織沾黏 | 輸精管重建手術,或副睪/睪丸取精術 (MESA/TESE) 搭配人工授精 (IUI) 或試管嬰兒 (IVF) |
膀胱頸 (逆行性射精) | 射精時膀胱頸無法緊閉導致精子逆流到膀胱 | 採集精子後以人工授精 (IUI) 或試管嬰兒 (IVF) 療程來懷孕。 | |
非阻塞性無精症 | 下視丘腦下垂體 | 先天染色體異常;下視丘或腦下垂體腫瘤、手術、放射治療等 | 荷爾蒙補充療法、促性腺激素治療或使用口服藥物 |
睪丸衰竭 | 先天染色體問題,或是後天感染、化療、放療等導致睪丸功能喪失 | 手術取精或是接受精蟲捐贈進行試管療程 |
延伸閱讀:人工受孕、人工授精、試管嬰兒、體外受精?輔助生殖名詞 1 篇詳解
無精症常見相關問題
問題一、無精症會遺傳嗎?
無精症可能是先天基因遺傳或是後天的疾病感染或外在刺激所致。根據統計,有 10%~15% 的無精症與基因有關,包括先天性腦下垂體功能低下、Y 染色體基因異常、克氏症候群等。這些與基因相關的無精症的確會遺傳。
不是基因造成的無精症則不會遺傳,如長期使用男性荷爾蒙或類固醇、感染、化放療所致無精症。
問題二、無精症還有機會自然生育嗎?
無精症有可能可以自然生育,端看無精症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可逆性因素(如輸精管缺損、感染後阻塞),治療後有機會自然生育,但若睪丸造精功能異常則需可能需要荷爾蒙療法、顯微取精手術甚至捐精,再搭配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自然生育的機會不高。
問題三、無精症患者如何取出精子?
對於無精症患者,醫師會依患者實際造精狀況建議選擇副睪取精、睪丸取精或輸精管取精,不同類型的無精症患者適用的取精手術不盡相同。如果是阻塞性無精症患者,可以副睪或是睪丸取精;若是非阻塞性無精症患者,可能只剩下部分睪丸還能造精,則採用睪丸取精,但也有完全無法取得精子的可能。
無精症≠絕望!掌握治療契機重燃生育希望
精液檢驗發現只有極少量精蟲,甚至沒有精蟲,不代表完全沒有生兒育女的機會,通常專業生殖醫學中心會做 2~3 次檢驗,因為只要檢驗步驟稍有出錯,結果都可能受到影響。
即使結果確定為無精症亦先不要過於灰心,現代生殖醫學仍提供多種解決方案,幫助夫妻實現生育夢想,透過手術取精方法,配合試管嬰兒 (IVF) 等療程,仍有相當機會擁有下一代。關鍵在於及早就醫,由專業醫師評估無精症類型與成因,制定個人化治療策略。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一、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 (tand.org.tw)
參考資料二、彰化基督教醫院 | 生殖醫學中心
參考資料三、生殖內分泌不孕症科 無精症 – 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