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我要做根管治療…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抽神經』嗎?會不會很痛?」一聽到抽神經,多數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會不會痛」,或者是把「抽神經」想成是一件相當嚴重的事。

其實,根管治療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你清理疼痛的來源,只要找對醫生,抽神經並不可怕;因為害怕抽神經而拒絕根管治療,反而會讓牙齒的疼痛愈發嚴重。本文將帶你認識什麼是根管治療、療程與術後的復原重點。其實,這是相當常見的牙科手術,沒有你以為的那麼可怕喔!

什麼是牙髓病

牙髓病的定義

牙髓病是指牙齒內部的牙髓組織因感染、發炎或受傷而引發的疾病。牙髓位於牙齒中央,包含神經與血管,負責供應牙齒養分與感知外界刺激。一旦牙髓發炎或壞死,若不及時治療,細菌可能經由根尖擴散到牙周組織,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

牙髓受傷的常見徵兆

牙髓受損的症狀包括持續或間歇性牙痛、遇到冷熱食物時明顯敏感、咀嚼時疼痛加劇、牙齒顏色變深、牙齦紅腫,甚至出現膿包。若牙痛在夜間或平靜狀態下也發作,代表牙髓可能已經嚴重受損,需要立即就醫進行根管治療或其他介入處理。

什麼是根管治療

為什麼要抽神經?

通常需要接受根管治療,也就是俗稱「抽神經」的牙科患者,都已經有一定嚴重程度的蛀牙或牙齒損傷,此時的病人,也多半經歷著中等到嚴重程度的疼痛。根據研究指出,接受根管治療手術的病人,牙痛的發生率降至5.3%,代表在這些原本有牙痛的病人,95%的人在抽神經之後,牙齒就不再疼痛了!

至於為什麼要抽神經,我們可以先了解牙齒內的一個構造:牙髓腔。牙髓腔裡面住著神經和血管,負責供應牙齒養分,也是我們會感到牙痛的來源。當牙髓生病,不論是因為牙齒外傷或蛀牙,牙髓腔裡面的神經血管發炎和壞死,這時就需要「抽神經」。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蛀牙的人都需要抽神經,依照患者的牙齒受損程度,醫生會做出最好的判斷。如果醫生判斷需要抽神經,也不用太過驚慌,根管治療的目的就是清理發炎的部分,盡量保持多一點牙齒結構。如果因為害怕抽神經而拒絕根管治療,最後恐怕要面臨拔牙的命運喔。

怎麼抽神經?

那麼,牙醫在抽神經的時候,是怎麼進入牙髓腔將壞死的神經抽出呢?第一步,牙醫會先確保牙齒內部的發炎處皆清理完畢,再稍微擴大牙髓腔內部的空間,用無菌的牙膠材料填滿牙齒,防止細菌再度跑進來。最後,戴上一個牙套就算完成了。

一般來說,根管治療只需一次的手術時間就可以完成。後續的回診次數,則需依照術後復原狀態來決定。

一個醫師在看牙齒X光片

(圖片來源: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Unsplash

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流程

抽神經必收資訊
適用狀況有無健保手術時間康復時間術後禁忌
嚴重蛀牙牙齒龜裂嚴重牙周病牙內部損傷牙根吸收抽神經顯微根管治療單次手術時間是1至2小時,搭配三次回診約一周勿吃黏、脆的食物勿吃高纖維需多次啃咬的食物勿吃堅硬含殼、帶骨的食物勿吃刺激性食物避免咬傷或燙傷
沒有

X光檢查

抽神經的第一步,會先透過X光檢查蛀牙的情況。如果蛀牙情況嚴重到破壞了牙齒神經,就會正式安排抽神經。

身體檢查

醫生必須審慎評估患者的牙齒健康狀態,根據不同程度的疼痛,來判斷當下的發炎狀態。以下有五種疼痛的類型:

  • 敲痛:敲擊牙齒時會感到疼痛,代表神經發炎了。
  • 自發性痛:在完全沒有接觸的情況下也會疼痛。
  • 夜晚睡眠疼痛:一入睡就會感到疼痛。
  • 持續疼痛:疼痛的時間長,超過十秒以上。
  • 對冰的東西敏感:牙齒一碰到冰的東西就會痠麻。

打麻藥

在牙齒神經沒有完全壞死的情況下,麻藥的使用在根管治療上是必要的。如果神經的疼痛到難以忍受的地步,麻藥的劑量也會隨之調高。另一種情況是患者的牙齒神經完全壞死,此時就沒有必要再施打麻醉。

打開牙髓腔

在這個步驟,牙醫會清理牙齒內部的蛀牙,如果有填補物也會一併清出。

移除受感染的牙髓組織

在清除蛀牙以後,會稍微擴大牙齒組織,並用填補物覆蓋空洞。

放入根管充填劑封填

在確認牙髓腔內的細菌已徹底清理乾淨,也沒有發炎狀況後,會把根管材料封住牙齒,確保內部不會遭到細菌侵襲。

裝上牙套保護牙齒

最後一步,牙醫會裝上牙套來保護治療後的牙齒。對於一顆損失這麼多結構的牙齒來說,我們必須更小心的保護它,如果沒有做好牙套的保護工作,很容易會裂傷、導致必須拔牙的後果。台北爵世牙醫即是根管治療的專業診所,採用的是高階牙科顯微鏡,能在清除細菌、填補組織時,用最高的效率和最安全的方式,清除受感染的組織。

(圖片來源:Photo by Elena Mozhvilo on Unsplash

根管治療(抽神經)的術後照顧

七招牙齒保健技巧

抽完神經的牙齒很脆弱,需要加倍細心呵護。以下七招保健牙齒的技巧,可以防止抽神經後的牙齒再度受傷:

  • 避免咬傷或燙傷:因短時間對溫度、疼痛不敏感,應避免太燙、有刺食物以免受傷。
  • 按醫生指示服藥:此時患部正在癒合,可服用消炎止痛藥物緩解不適。
  • 按時清潔牙齒:維持良好潔牙習慣。
  • 勿吃刺激性食物:若長期不咀嚼刺激,對牙齒、口腔都會造成負面影響,飲食選擇健康、低刺激性,易咀嚼消化食物即可。
  • 勿吃堅硬含殼帶骨的食物:如豬腳、螃蟹等,恐增牙齒斷裂風險。
  • 勿吃高纖維等需多次啃咬的食物:如甘蔗、檳榔、麻糬、芭樂等食物。
  • 勿吃黏和脆的食物:如牛軋糖、麥芽糖等。

務必做完後續療程

台北爵世牙醫致力於提供患者最佳的根管治療方案,透過專業顯微根管療程,讓患者能有更大的機會保留牙齒,不必面對拔除後裝戴假牙或植牙的漫長療程與預算負擔。因此,接受根管治療手術後的病人,務必要做完完整的根管治療療程,以防在復原過程中,因根管發炎組織未清理乾淨,導致進一步的發炎危機。

抽神經

(圖片來源:Photo by Atikah Akhtar on Unsplash

抽神經常見三大QA

抽神經會不會痛?

根管治療手術會施打麻藥,因此手術本身並不會疼痛。最讓患者困擾的是手術前的牙齒疼痛,而根據研究,接受抽神經的患者,在手術完第一天後立刻減輕疼痛,七天後便不再感到疼痛。

即便抽神經後會感到疼痛,這也是很正常的術後發炎反應。由於牙齒周邊組織需要時間來恢復,只要疼痛沒有持續惡化,一般來說無需太過擔心。

抽神經有健保嗎?

抽神經的費用有納入健保給付,因此,除非是特別棘手的手術,或是自費的顯微根管治療療程,患者無須擔心支付額外的費用。患者只需支付基本療程內的掛號費,即可換得健康的牙齒,抽神經不但不可怕,也一點也不貴喔!因此,若有需要就盡快求診,解決牙疼的困擾吧。

抽神經=牙齒死掉?

許多人認為,抽神經代表牙齒死掉,是對牙齒有極大傷害的行為。然而,事實是抽神經本身並沒有傷害牙齒,因為在這之前,你的牙齒早就已經嚴重蛀蝕或者有明顯裂痕了。

根管治療的過程中,也不會拔除牙齒,雖然牙齒的神經從此就沒有了,不會再和一般健康的牙齒一樣,但至少牙髓外的牙齒還在。牙齒周圍還有牙周組織、牙周神經與細胞;以及還有齒槽骨支撐牙齒。

選到好醫師,抽神經不用怕!

根管治療以後,仍然可以保有美麗的牙齒,雖然牙齒變得比之前更加脆弱,然而,只要好好的清潔和照顧,便能免於拔牙的痛苦。只要選對好診所,就能享受無痛、舒適且安心的抽神經治療。台北爵世牙醫採用德國CJ OPTIC 高解析牙科手術顯微鏡,搭配專用超音波等設備進行輔助,給患者更完整、更高品質的台北根管治療療程。

不用害怕抽神經,健保給付、癒後快速的牙齒手術能幫助你恢復健康、不再疼痛,有需要請盡快諮詢專業醫師,提高保留健康牙齒的機會喔!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1:

Nixdorf, D. R., Moana-filho, E. J., Law, A. S., Mcguire, L. A., Hodges, J. S., & John, M. T. (2009, November). Frequency of Persistent Tooth Pain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enceDirec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9239909009509

參考資料2:

Pak bs, J. G., & Bdentsc, S. N. white. (2010, December). Pain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Root Canal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ScienceDirec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99239911000094

參考資料3:健康網》可以「不抽神經」嗎? 牙醫師:細菌感染需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