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健康
腸胃炎期間應重視水分與電解質補充,以維持身體平衡,避免脫水。若腹瀉嚴重,可選擇含益生菌的電解質補充品,如LGG菌,有助於縮短病程、抑制有害菌附著並修復腸道屏障。飲食方面,初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乳糖類製品,以免加重病情。當病情穩定後,可適量補充營養素以促進恢復,此外,平時應攝取足夠膳食纖維,維持腸道菌叢平衡,搭配適量運動與良好作息,長期養成健康腸道環境,以提升整體免疫力。
緩瀉劑是台灣人最常購買的指示用藥,一年藥費高達上億,許多人依賴緩瀉劑解決問題,但長期使用恐影響健康。常見緩瀉劑分為膨脹型、刺激型、滲透型及糞便軟化劑,使用前應諮詢專業藥師或醫師,避免濫用影響腸道功能。
胃痛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藥,情緒心痛無法靠止痛藥緩解。抗生素用於細菌感染,非消炎止痛。NSAID類止痛藥可能傷腎,而乙醯胺酚及鴉片類止痛藥較安全。長期服用止痛藥應定期監測腎功能,並控制三高。用藥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避免濫用。
端午節吃粽子,醫療人員除了苦口婆心提醒注意體重控制之外,另一項容易被民眾忽略的就是「腸胃不適」,由於粽子是屬於支鏈澱粉、不易消化,因此常有民眾因為粽子進一步導致腸胃不舒服,小花藥師花逸修 指出 民眾可以細嚼慢嚥,並補充相關的保健品、藥品,避免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