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是連接卵巢和子宮的管道,透過毛細管動作將成熟的卵子,在受精後,送到子宮準備著床受孕,輸卵管若因各種原因無法運送受精卵到子宮,就可能產生不孕的狀況。根據衛服部統計,近年接受不孕症治療的個案中,約有 5% 患者不孕症與輸卵管因素有關。
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輸卵管阻塞的成因、症狀,它對懷孕的影響,以及如何發現與治療輸卵管阻塞不孕症。
認識輸卵管阻塞
女性的輸卵管有兩條,位於子宮左右兩側,分別連接子宮和左右側卵巢,負責抓取卵泡以及輸送卵子或受精卵到子宮,「輸卵管阻塞」或「輸卵管閉塞」(Tubal Occlusion) 指的就是輸卵管因管腔因沾黏或障礙物而堵塞,無法將卵子或受精卵送到子宮。
輸卵管阻塞可以發生在左側或右側、單側或雙側輸卵管,可能發生在遠端 (靠近卵巢端) 或近端 (靠近子宮端)。

輸卵管阻塞的原因
大多數輸卵管阻塞來自於各種原因的感染或發炎後組織沾黏,少部分是其他原因造成堵塞:
- 骨盆腔發炎症候群 (PID) :多來自性行為的感染,造成輸卵管發炎、沾黏甚至完全阻塞。
- 子宮內膜異位症:當子宮內膜組織異常生長在輸卵管周圍或骨盆腔,會引發慢性發炎反應,導致輸卵管沾黏、變形甚至閉鎖。
- 手術後併發症:骨盆腔手術 (如卵巢手術、剖腹產、闌尾切除等) 可能造成沾黏,影響輸卵管的正常通暢性。
- 異位妊娠 (子宮外孕) :先前有過異位妊娠 (尤其是輸卵管懷孕) 的人,輸卵管結構容易受到破壞,增加再次阻塞的風險。
- 先天性輸卵管異常:少部分女性天生就有輸卵管發育不全或狹窄,屬於先天性問題。
- 腫瘤或骨盆腔腫塊: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大體積腫塊壓迫輸卵管,導致局部阻塞。
- 其他因素:罕見但可能的原因包括放置子宮內避孕器 (IUD) 引起的感染或慢性發炎、骨盆腔放射線治療後纖維化等等。
輸卵管阻塞的症狀
其實大多數輸卵管阻塞患者沒有症狀,通常是因為不孕求診,進行輸卵管攝影後才發現有輸卵管阻塞的問題。為了避免因輸卵管阻塞而錯失黃金生育時期,建議有生育規劃的女性在出現以下狀況時到專業婦產科進行全面性的檢查:
- 長期不孕: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表現。因為輸卵管阻塞後,卵子無法與精子結合,導致自然受孕困難。
- 經痛加劇:若輸卵管阻塞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經痛會比一般人明顯、甚至越來越嚴重。
- 骨盆腔慢性疼痛:在下腹部或骨盆區持續有悶痛、脹痛感,特別是與骨盆腔感染或內膜異位有關時。
- 異常陰道分泌物:若阻塞原因是感染 (例如骨盆腔發炎) ,可能會有陰道分泌物增加、帶有異味、顏色改變等現象。
- 異位妊娠 (子宮外孕) :有輸卵管阻塞或部分阻塞的人,若懷孕,卵子可能卡在輸卵管內,導致異位妊娠。
- 月經異常:有些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週期紊亂,特別是伴隨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其他骨盆腔疾病。
我有輸卵管阻塞問題嗎?如何診斷與治療?
如何檢查出輸卵管阻塞?
有不孕困擾的夫妻若到專業的婦產科或生殖醫療中心求診,可能透過輸卵管攝影、輸卵管超音波或腹腔鏡來瞭解子宮和輸卵管構造上的問題。
檢查方式 | 檢查原理 | 優點 | 缺點 | 適合情況 |
子宮輸卵管攝影 (HSG) | 注射顯影劑+X光拍攝輸卵管通暢情形 | 快速、精準、設備普及 | 注射顯影劑可能不適 | 輸卵管初步通暢度評估 |
輸卵管超音波造影 (Sono-HSG) | 注入液體+超音波觀察流動 | 無輻射、較溫和安全 | 解析度稍低、技術要求高 | 輕微疑似阻塞、不適合 X 光者 |
腹腔鏡手術 (Laparoscopy) | 全身麻醉+內視鏡直視輸卵管及骨盆腔器官 | 最精確、可同步治療 | 需麻醉、有手術風險與恢復期 | 其他檢查異常或骨盆腔問題懷疑 |
- 輸卵管攝影 (HSG):將顯影劑注入子宮後,以 X 光照射顯影,即可看出子宮構造是否正常、輸卵管是否扭曲變形或阻塞,以及阻塞的程度和位置等。此種檢查快速準確且不需麻醉,全程僅約 30 分鐘。
- 輸卵管超音波 (Sono-HSG):在超音波下進行的無輻射檢查。將特殊泡沫或液體注入子宮腔,再用超音波觀察輸卵管流動情形。優點是更溫和、安全,不用 X 光,但解析度略低於傳統 HSG。
- 腹腔鏡檢查:腹腔鏡是一種需要全身麻醉的微創手術,若子宮輸卵管造影異常,醫師可能會建議用準確度最高的腹腔鏡再次檢查;或是子宮輸卵管造影正常,但仍找不出其他不孕原因,也可能採腹腔鏡進一步檢查,或是直接以試管嬰兒 (IVF) 療程來懷孕。
延伸閱讀:輸卵管攝影有哪些注意事項?會痛嗎?能助孕?常見問題 1 次全解答
如何治療輸卵管阻塞?
輸卵管阻塞的治療方式隨嚴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治療方式 | 適用情況 | 特點與說明 |
輸卵管通液術 | 阻塞較輕微、功能尚可 | 用導管注入液體沖開輕微阻塞,療效有限,易復發。 |
輸卵管整形手術 (輸卵管成形術) | 阻塞範圍小、局部沾黏 | 經由手術清除沾黏或修復,恢復輸卵管功能。 |
輸卵管再植手術 | 近子宮端 (近端) 阻塞 | 將健康的輸卵管組織重新接到子宮上。 |
試管嬰兒 (IVF) | 輸卵管嚴重阻塞、無法手術治療 | 直接取卵、體外受精,不經過輸卵管,成功率高。 |
簡單來說,如果輸卵管損傷不重,可以試著修補;如果阻塞嚴重或輸卵管功能差,通常醫師會建議直接做試管嬰兒,跳過輸卵管這個環節。
如何預防輸卵管阻塞?
輸卵管阻塞大多是婦科炎症所造成,因此若要有效避免輸卵管阻塞,應從日常生活著手維持生殖器官的清潔衛生、避免各種病原體感染,包括:
- 維持單一性伴侶
- 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
- 平時和性行為前後應注意性器官的清潔
- 女性生理期間盡量避免性行為
- 維持良好生活型態,飲食營養均衡以及充足睡眠

輸卵管阻塞相關常見問題
問題一、輸卵管阻塞一定無法自然懷孕嗎?
不一定。如果只有單側輸卵管阻塞,另一側輸卵管是通暢且正常的,配合良好的排卵功能,還是有機會自然懷孕的。但如果是雙側輸卵管完全阻塞,卵巢和子宮間的管道完全阻斷,精子跟卵子無法自然結合,就幾乎無法自然懷孕了,需要透過像是試管嬰兒 (IVF) 這類輔助生殖技術來協助受孕。
問題二、輸卵管阻塞可以自行恢復嗎?
因為輸卵管阻塞常見的原因像是發炎後沾黏、內膜異位症、手術後疤痕等,這些情況多半會造成組織性損傷或纖維化,不會靠身體自然修復打通。
不過,有些輕微的阻塞,例如假性阻塞 (spasm,暫時性痙攣) ,可能會在放鬆或重新檢查時恢復通暢;還有少部分輕微沾黏或阻塞,在輸卵管攝影注射顯影劑時,因為壓力推擠有機會順便沖開,所以有人做完攝影後自然懷孕。
但如果是真正的組織性阻塞,就需要透過醫療手段像是輸卵管灌洗、疏通手術,或直接考慮試管嬰兒 (IVF) 。
延伸閱讀:我的試管嬰兒 / 體外受精 (IVF) 療程能成功嗎?3 分鐘帶你瞭解
問題三、子宮輸卵管攝影有助增加懷孕機率是真的嗎?
的確有研究指出,子宮輸卵管攝影後三個月自然懷孕的機率可達 30%,可能原因是注入顯影劑至輸卵管時,會稍微擴張輸卵管,並將阻塞物質沖出來,改善輕度的輸卵管阻塞現象。雖然對此說法醫學界看法各有不同,但無妨在子宮輸卵管攝影後、等待結果或下一步療程前,加緊嘗試自然懷孕。
問題四、輸卵管攝影會痛嗎?
輸卵管攝影是確認輸卵管阻塞程度與位置的必要檢查。當顯影劑進入子宮腔時會刺激子宮,的確可能有子宮漲痛的感覺,跟痛經有點像。當顯影劑沿著輸卵管進入盆腔內,會刺激腹膜,這時候的確會比較痛一點。此外若醫師顯影劑注射太快,導致腹壓上升,也會造成一些疼痛。
問題五、進行試管嬰兒還是需要先切除阻塞水腫的輸卵管?
試管嬰兒療程是用長針經陰道抽取卵子,在實驗室受精培養成胚胎後在植入子宮,整個過程沒有用到輸卵管。不過,當輸卵管阻塞伴隨有發炎跟積水,對於胚胎的著床跟發展相當不利,可能降低懷孕率、提高流產率。因此,輸卵管阻塞積水患者決定進行試管嬰兒前,可能需要評估如何解決積水問題以及是否要切除輸卵管。
突破輸卵管阻礙,開啟孕育新希望
輸卵管阻塞確實可能影響自然懷孕,但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即使面臨輸卵管問題,仍有機會透過適當的治療實現生育願望。若輸卵管阻塞程度較輕,可考慮手術修復或通液治療;若阻塞嚴重或功能受損,試管嬰兒 (IVF) 則能有效繞過輸卵管障礙,直接完成受精與胚胎植入,大幅提高懷孕成功率。
此外,預防勝於治療,維持良好的生殖健康習慣、避免感染與發炎,是降低輸卵管阻塞風險的關鍵。若有不孕困擾,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師評估,透過精確檢查與個人化治療,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
參考資料二:(婦產科內視鏡微創手術 ) 臺中榮總全球資訊網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參考資料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造成不孕的原因